二、建设模式 依托省统筹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按照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业务需求﹐一体化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医共体基础数据库﹐扩展实现医共体业务功能应用﹐建立业务整体协同服务体系。县域建设多个医共体的﹐要加强业务整体协同联动﹐鼓励以“主中心十分中心”模式组建信息化系统服务网络。 (一)强化省市统筹集成部署 充分考虑数据安全和业务运行等关键要素﹐结合数字化转型和各地实际情况﹐基于省级或地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用当地政务云或卫生健康专有云方式,集约化开发、云化部署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应用信息系统﹐加强全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功能和数据统筹﹐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二)统一信创网络管理要求 硬件设施设备与基础软件应当符合信创标准与要求,应用软件产品符合信创和软件正版化工作要求﹐能够支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以及业务系统正常使用。通过全省统一云管理平台﹐实现基础服务资源的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统一运维等“一站式”服务﹐提高管理便捷性和管理效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网络架构应优先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按照纵向业务网的要求及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业务特性要求规划网络资源。 (三)优化系统信息协同共享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各成员单位能安全﹑便捷﹑快速地管理和访问医共体平台和相关业务系统﹐群众能通过互联网访问医共体平台上提供的互联网相关服务。信息系统要符合实际业务增长需要﹐充分保障系统使用安全以及稳定,有效支撑卫生健康大数据交互和智能化分析、数字影像共享和互认,支持远程影像﹑心电﹑病理等业务应用。 (四)完善数据信息安全保障 围绕区域数据安全,落实等保制度和安全可靠要求,应用各种安全技术措施﹐从外到内构建纵深、主动的防御体系,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等保和密码应用﹐加强网络安全日常监测和运维管控﹐做实应急预案﹐筑牢网络安全综合防控体系。要保障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业务连续性﹐保障单个数据中心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架构冗余﹐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自行或依托政务云建设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包括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数据交换等服务器以及存储备份﹐防止网络或数据中心故障导致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无法使用。灾备中心按照业务需求,建设异地备份中心或云化部署。 附件:l.江苏省东台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 2.福建省三明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 3.浙江省嘉善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