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

2025-5-1 16:36| 发布者: 启疾光| 查看: 25| 评论: 0

摘要: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全国领先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国有较强的医疗辐射力和影响力,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等方面突显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推进建设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的通知

国中医药综结合函〔202412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健康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国卫办医函〔201945)、《国家医学中心管理办法(试行)(国卫办医政发〔202217)及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的有关安排和要求,进一步推动中西医结合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保障能力,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可从国家中医药局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有关程序和时间要求申报。

附件: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4124

 

 

附件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标准

 

一、基本要求

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医院)应当为中西医结合诊疗水平全国领先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在全国有较强的医疗辐射力和影响力,坚持党建引领、守正创新,在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等方面突显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推进建设成为中西医结合疑难危重症诊疗中心、医学科学关键技术攻关中心、高水平医学研究与成果转化中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应对与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处置中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和人才进修培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国家会诊和转诊中心、承担保健任务和帮扶基层中心、改革创新和公益性代表中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诊疗科室设置齐全,中医技术开展广泛,具有丰富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力和经验。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完善,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满足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医疗设施、设备和科研平台齐全,能够全方位带动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能力提升。坚持医院的公益性,认真贯彻落实医改相关工作要求,具备承担重大突发事件救援救治的能力和经验,推动医联体建设,帮扶对口支援医院开展中西医协作,引领和推动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

(二)自本《设置标准》发布前,连续2 年全国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西医结合类别)位居前5 位者优先考虑。

(三)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试点项目或试点单位。

(四)有独立的中药房,中药饮片库房、调剂室、煎药室设施齐全。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50%

(五)近 3 年,年均出院病例数≥4 万例;近3 年年均门诊量≥200 万人次,门诊中药饮片使用率≥30%

(六)国家级专科建设项目≥10 个;全国中医类医院具有影响力的学科(专科)数≥10 个。

 

二、医疗服务能力

具备完善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不断探索常见病、多发病、疑难危重疾病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遴选适宜中西医结合诊疗的病种,制定相应的诊疗指南和方案,建立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带动提升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水平。

(一)科室设置。按照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科室设置完善。

独立设置并开展中西医结合工作的科室≥30 个: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学科、血液内科、风湿科、老年病科、普通外科、骨伤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感染性疾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科、康复医学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针灸科、推拿科、治未病科等。

应设置辅助科室:医学检验科、输血科、超声诊断科、病理科、医学影像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营养科、手术室、中药房、病案室等。

(二)诊疗能力。建立重大疑难疾病多学科协作机制,组建高水平中西医协作团队,联合攻关,提升重点专科核心竞争力,重大疑难疾病疗效显著。具备接受省域外乃至全国疑难重症患者转诊至本单位的能力,并能集中全国高水平医疗资源和专家团队,开展中西医结合会诊。具备制定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或指南的能力,主持制定国家级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指南、技术标准、专家共识等 3 项以上,其中,中西医结合相关标准制订或修订数量≥2 项。收治并开展中西医结合诊疗服务的病种覆盖疑难危重病种清单(附表 170%以上。具有高水平的现代医学诊疗能力和技术,重症床位数占医院病床总数比例≥4%。近3年,三、四级手术占比125%,微创手术占比28%,日间手术占比≥14%。广泛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院内开展中医医疗技术(附表 2)≥50 种;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10%,出院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70%

1相关指标设置参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四级手术目录(第二版)2022年》《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2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微创手术目录(第 2 版)。

(三)中医护理。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采用辨证施护等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中医护理内容,病房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附表 3)≥30 项。

(四)中药药事。有独立的中药房,中药库房、调剂室、煎药室设施齐全,中药饮片采购、加工、配送流程规范。积极挖掘整理特色中药疗法,积极开展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院内中药制剂≥70 种。

(五)质控体系。已建立院内相关病种中西医结合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并担任省级及以上中医质控专业组长单位1项及以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