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类●常用补血食物

2025-10-17 11:25| 发布者: 辛巴哒樂| 查看: 58| 评论: 0

摘要: 第八章 补血类 常用补血食物 胡萝卜(《日用本草》)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 【异名】红萝卜。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经。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明目。 【应用】 1.小儿消化不良:胡萝卜250g, ...

第八章 补血类

 

常用补血食物

 

胡萝卜(《日用本草》)

【基原】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

【异名】红萝卜。

【性味归经】甘,平。入肺、脾经。

【功效】健脾化滞,润燥明目。

【应用】

1.小儿消化不良:胡萝卜250g,加盐3g煮烂,去渣取汁,每日3次服完,连服2天。(《家庭食疗手册))

2.夜盲症,角膜干燥症:胡萝卜六根,水煎服,或用胡萝卜每次三根,用凉开水洗净,生食,连续十天;或胡萝卜与猪肝同炒食。(《家庭食疗手册》)

【使用注意】

过食胡萝卜会引起黄皮病,全身皮肤黄染,与胡萝卜素有关。停食23月会自行消退。病人不宜生食。

【现代研究】

本品富含胡萝卜素,此外它还含较多的核黄素和叶酸,叶酸有抗癌作用。胡萝卜中的木质素,有提高机体抗癌免疫力和消灭癌细胞的作用。所含的果胶物质可与汞结合,从而使人体内有害的汞成分得以排除。胡萝卜中含有九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占五种。临床实践证明,胡萝卜有降压,降血糖,强心的作用,因此可作为冠心病人及糖尿病人的食疗。长期吸烟的人,每日饮半杯胡萝卜汁,对肺部有保健作用。

【按语】

胡萝卜是一种难得的果、蔬、药兼用之品。所以有廉价的“小人参”之称。胡萝卜中所含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迅速转化为维生素A,能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防治呼吸道感染,调节新陈代谢。维生素A为脂溶性物质,因此凉拌生食不利于吸收,当以油炒或与肉同煮为宜。

【参考文献】

1.《本草求真》:“胡萝卜,因味辛则散,味甘则和,质重则降,故能宽中下气。而使肠胃之邪,与之俱去也。”

2.《医林纂要》:“胡萝卜,甘补辛润,故壮阳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3.《饮食辨》:“熟能下气补中,利胸膈。今惟用盐腌,生食质硬难化,病人不宜。”

 

葡萄(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实。

【异名】山葫芦。

【性味归经】甘、酸,平。入肺、脾、肾经。

【功效】补气血,强筋骨,利小便,安胎,除烦止渴。

【应用】

1.发热口渴:生葡萄捣滤取汁,以瓦器熬稠,入熟蜜少许,同收,点汤饮。(《居家必用事类全集》)

2.血小板减少或粒细胞减少症:饮服葡萄酒1015g,每日23次。(《饮食治疗指南》)

3.胎气上逆(孕妇胸胀满、喘急、坐卧不安):葡萄30g,煎汤饮服,每日2次。(《家庭食疗手册》)

【使用注意】

多食令人烦闷眼暗,故不能多食。

【按语】

本食物适合于胆囊炎、胆石症、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参考文献】

1.《随息居饮食谱》:“补气,滋肾液,益肝阴,强筋骨,止渴,安胎。”

2.《陆川本草》:“滋补强壮,补血,强心利尿。”

3.《本草纲目》:“可以造酒,人饮之,则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圆者名草龙珠,长者名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

﹡葡萄干

葡萄制干后,糖与铁质的含量相对增加,是儿童、妇女及体弱贫血者的滋补佳品。

 

龙眼肉(《开宝本草》)

【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假种皮。

【异名】益智、桂圆肉。

【性味归经】甘,温。入心、脾经。

【功效】益心脾,补气血,安神,健脾止泻,利尿消肿。

【应用】

1.脾虚泄泻:龙眼干14粒,生姜3斤,煎汤服。(《泉州本草》)

2.妇人产后浮肿:龙眼干、生姜、大枣,煎汤服。(《泉州本草》)

3.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虚烦不眠:龙眼干15g,粳米60g,莲子10g,芡实15g,加水煮粥,并加白糖少许。(《食疗粥谱》)

4.贫血,神经衰弱,心悸怔忡,自汗盗汗:龙眼肉46枚和莲子、芡实等,加水炖汤于睡前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使用注意】

内有痰火及湿滞停饮者忌服。

【现代研究】

据临床报道,对神经性心悸有一定疗效,用量每次3060g

【按语】

桂圆肉中含糖较多,为易消化吸收的单糖。桂圆中含铁较高,维生素B2也很丰富,可以减轻宫缩及下垂感,起到保胎作用。

【参考文献】

1.《日用本草》:“益智宁心。”

2.《得配本草》:“益脾胃,保心血,润五脏,治怔忡。”

3.《泉州本草》:“壮阳益气,补脾胃。”

 

荔枝(《本草拾遗》)

【基原】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

【异名】离支、丹荔、火山荔、丽枝、勒荔。

【性味归经】甘、酸,温。入脾、肝经。

【功效】生津益血,健脾止泻,温中理气,降逆。

【应用】

1.脾虚久泻:荔枝干果七个,大枣五个,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2.老人五更泻:荔枝干五粒,春米一把,合煮粥食,连服三次;酌加山药或莲子同煮更佳。(《泉州本草》)

3.呃逆不止:荔枝七个,连皮核烧存性,为末,白汤调下。(《医方摘要》)

4.妇女虚弱,崩漏贫血:荔枝干果30g,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5.气虚胃寒:荔枝肉五枚,煮酒一小杯,屡服有效。(《饮食治疗指南》)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服。

【按语】

新鲜果肉汁多味甘,生津止渴,为果中佳品。

【参考文献】

《玉楸药解》:“荔枝,甘温滋润,最益脾肝精血。阳败血寒,最宜此味。功与龙眼相同,但血热宜龙眼,血寒宜荔枝。干者味减,不如鲜者,而气和平,补益无损,不致助火生热,则大胜鲜者。”

 

落花生(《滇南本草图说》)

【基原】为豆科植物落花生种子。

【异名】花生、长生果、南京豆、番果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肺经。

【功效】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

【应用】

1.久咳,秋燥,小儿百日咳:花生(去嘴尖)文火煎汤调服。(《杏林医学》)

2.脾胃失调,营养不良:花生仁30g,糯米60g,红枣30g,加冰糖少许,煮粥食用。(《食疗粥谱》)

3.乳汁少:花生米90g,猪脚一条(用前腿),共炖服。(《陆川本草》)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生花生米150g,或炒花生米180g,每日分3次服完,连服一周。若血小板计数仍低,可继续服用。(《饮食治疗指南》)

【使用注意】

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服。霉花生有致癌作用,不宜食。

【按语】

花生含油量较高,含蛋白质也很丰富,并且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近代报道,花生可降低胆固醇,防止皮肤老化,增强记亿,是一种长寿食品。

【参考文献】

1.《药性考》:“生研用下痰;炒熟用开胃醒脾,滑肠,干咳者宜餐,滋燥润火。”

2.《本草纲目拾遗》:“多食治反胃。”

3.《现代实用中药》:“治脚气及妇人乳汁缺乏。”

﹡花生衣

花生衣性味甘涩,平,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用于内外各种出血证,包括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肝病出血及外伤出血等。用药后能迅速止血,并使血肿消退加速。

据药理研究,本品能抗纤维蛋白的溶解,有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缩短出血时间。还可能与提高血小板的量、改善血小板的质,加强毛细血管的收缩机能,改善凝血因子的缺陷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品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血、血友病、类血友病、先天性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出血证、血小板无力出血证等,不但有止血作用,而且有一定的对因治疗作用。

 

牛肉(《名医别录》)

【基原】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肉。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

【应用】

1.虚弱少气,脾虚等证:黄牛肉500g,糯米60g,白萝卜60g,葱、姜、味精、盐少许,加水煮粥。(《食疗粥谱》)

2.大病后极度羸瘦:牛肉胶冻500g,茯苓120g,炖融,空腹伴酒服用,每次912g。(《本经逢原》)

【现代研究】

牛肉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多,营养价值极高。

【按语】

中医认为牛肉健牌益胃,理虚弱,益气血。故凡久病体虚,中气下陷,气短,唇白,面色萎黄,大便泄泻,手足厥冷等,均可用牛肉炖汁吃。如手术后病人可用牛肉加红枣10 枚,能补中益气,助肌生长,促进愈合。有火热之证时忌食。

【参考文献】

1.《韩氏医通》:“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

2.《医林纂要》:“牛肉味甘,专补脾土。脾胃者,后天气血之本,补此则无不补矣。”

 

乌贼鱼(《名医别录》)

【基原】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或金乌贼的肉。

【异名】墨鱼、缆鱼。

【性味归经】咸,平。入肝、肾经。

【功效】养血滋阴,通经,制酸。

【应用】

1.贫血头晕,经闭:乌贼肉60g,鹌鹑蛋2只,煮食。(《曲池妇科》)

2.妇女经闭:乌贼鱼合桃仁(12g左右)煮食。(《陆川本草》)

3.胃痛泛酸:乌贼蛋5只,海螵蛸9g,同煮。(《金峨山房药录》)

【使用注意】

《本草求真》:“……其味珍美,食则动风与气。”

【现代研究】

新鲜乌贼中尚含5—羟色胺及另一种可能是多肽类的物质,具有抗病毒、抗放射作用,人食乌贼中毒,可能与多肽类物质引起肠运动失调有关。乌贼骨药材名称为海螵蛸,含碳酸钙,制酸作用较强。

【按语】

乌贼蛋为乌贼的缠卵腺,与乌贼骨一样,均可入药。李时珍称乌贼是血分药,是妇女贫血、血虚经闭的佳珍。

【参考文献】

1.《日华子本草》:“通月经。”

2.《医林纂要》:“补心通脉,和血清肾,去热保精。作食大能养血滋阴,明目去热。”

 

带鱼(《本草从新》)

【基原】为带鱼科动物带鱼的肉。

【异名】鞭鱼。

【性味归经】甘,温。入胃经。

【功效】养肝补血,和中开胃,消瘿瘤。

【应用】

1.肝炎:鲜带鱼蒸熟后,取其上层油食之。(《金峨山房药录》)

2.瘿瘤:铁砂90g,置清水中一宿,滤取其汁,煮带鱼食之。

【使用注意】

带鱼古称发物,过敏体质者自应慎用。

【现代研究】

带鱼鱼鳞中提取的6—硫代鸟嘌呤,可治急性白血病、胃癌、淋巴瘤。

【按语】

带鱼油补而不腻,养肝托毒,确有帮助。凡患有脓肿、疮疥者忌食,避免其“发物”之副作用。王士雄谓“冬腌者佳”。

【参考文献】

1.《食物宜忌》:“和中开胃。”

2.《随息居饮食谱》:“暖胃,补虚,泽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