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马钰药名词《望蓬莱·十七首首化姚玹》赏析

2025-11-1 22:53|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破故纸,缀袄可防风。坐卧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麦门冬。从此得从蓉。浪荡子,常有自然铜。鼎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蝉壳显山侗。这首作品是道教支脉全真道第二任掌教的马钰写给姚玹以点化其舍弃身外物而修道 ...

望蓬莱·十七首首化姚玹

[金-元]马钰

破故纸,缀袄可防风。卧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麦门冬。从此得从蓉。

浪荡子,常有自然铜。鼎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蝉壳显山侗。

 

【译文】

破旧的麻纸也可以连缀成袄子用来遮挡风寒。坐落或(和)休卧时也不用发愁是否寒冷潮湿的石头,雪天里还能去采摘麦门冬。从这个时候起落得从容随意自在。

随性洒脱之人,常常能顺应自然变化。以身体为鼎炉调息神、气,逐步凝练出内丹,就可以成天中神仙,超脱飞升进入白云之中。就像卵虫桑蚕几经蜕变脱去外壳而成可以山间自由翱翔的飞蝶。

 

【赏析】

这首作品是道教支脉全真道第二任掌教的马钰[11231183] 以“望蓬莱”词牌写给姚玹[1110-1182], 以点化其舍弃身外物而修道飞升成仙。全词巧妙地将多味中药名嵌入诗句,既保持词牌的韵律美感,又暗含养生修道的深意。

上阙中,“破故纸,缀袄可防风”,指放弃世俗的话,会心正气盛,用破旧的麻纸补衣做袄都能抵御寒风。此处双关,其中破故纸(即指补骨脂)、防风都是辛温药物——补骨脂内服可补肾壮阳、固精缩尿、纳气平喘、温脾止泻,而外用消风祛斑;防风则能发汗解表、祛风胜湿、解痉止痛。这两样药均能生阳气、御风寒而不怕冷。这是告诉姚玹简朴之物亦有实用之效,贫寒中也有自得其乐的情趣。

接着“坐卧不愁寒水石,雪中敢采麦门冬”,是说既然能返璞归真就不用像以前那样讲究,则想坐就坐、想睡就睡,无需计较身份与养生要求,就是冰寒的水地、湿石也都没有事儿;别人雪天窝在家里不敢出门,而你却可以去采摘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麦门冬,这是修仙也要服用的修纯阴药。寒水石和麦门冬都是寒凉药,前者清热泻火,后者润肺养阴——你看看,恶寒天地也能随遇而安,是多么的不畏严寒与超然之态!这是修炼逆境中坚守本心的能力。

最后“从此得从蓉”,是告诉姚玹如果能做到这样,你以后就会不受任何约束,心境会非常的淡定从容。从蓉即肉苁蓉,是味甘温药,能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也是一语双关——肉苁蓉增阳轻身并排出糟粕,也是古代修仙常用之物即仙药;同时隐语,抛却世俗沾染才能豁达安然。

下阕,以“浪荡子,常有自然铜”始,表面描述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实际指修炼理念,即道法自然。“浪荡子”一般特指行为放荡且不务正业的富家青年,这符合姚玹的富家子弟却不太爱财的表现;它与有大毒的中药“莨菪子”谐音,但这药用对了有清热、解毒、定痉、止痛之效——这是隐喻事物是两面性的,关键是你怎么用、追求的是什么,抛却钱财看似荒诞不经,但对追求大道而飞升却又不啻为一剂良药。而同样性味辛苦、有散瘀止痛、接骨续筋之功的“自然铜”,与“自然同”谐音,就是点明自己辛劳一点、苦一点没关系,把钱财用于接济苦难,解除社会之痛、铸就人际和谐,就是自己在大道里精进。总体就是暗指洒脱之人顺应自然,与天地共鸣。

接着“内朱砂烹炼就,天仙子入白云中”,讲的是道家修炼的过程与结果——经修炼超脱尘世,如天仙子飞升云霄。

“鼎”指炉鼎,原为道家外丹术炼丹时用以生火和炼药的主要器具。内丹借用外丹术语以喻炼丹之处。然而,内丹所说的鼎炉是“鼎之为器,匪金匪铁;炉之为具,匪玉匪石”,是人体中凝炼精、气、神的部位,鼎炉的具体位置依各派而不同:丹经上说上乘丹法以太虚为鼎,太极为炉;上品丹法以天地为鼎炉,中品丹法以乾坤为鼎炉,下品丹法以心肾为鼎炉;清净派以乾首为鼎,坤腹为炉等。鼎炉为炼丹的本根之地,一般以体内丹田穴为安炉立鼎之处。 据大小周天的炼丹程序,又有小鼎炉和大鼎炉之分,大小之分是表征在修炼的不同阶段所煅炼的部位不同,或同一部位在不同的修炼阶段有不同的鼎炉作用。内丹所说的鼎炉,也即内丹修炼中意守的关窍,被认为是道教内丹之秘。

朱砂”为古代道家炼药多用,古人求仙得道服用的药物称为金丹,金丹原指外炼之丹,后来又引申为内丹,实即指道家内修功法中的神和气。入药有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之功,但也有毒。

“天仙子”是指天上的仙子,即神仙。这是表指,其实暗里也是药,他就是前句中提到的“莨菪子”的另一个称谓,能解痉止痛、安神定喘,却有大毒。

“白云”是双关炼丹的蒸气与仙境的样子。

你从这两句暗含的药物性味功效看到了什么?它们皆辛、苦,有毒,是不是告诉你修仙之路很很魔幻?表面看上去的纨绔子弟、败家子,也可能未来是脚踏祥云的神仙?他们似乎都无为清净,但华丽的转身之路却是充满艰辛、苦难,一不留神可能就中毒而身死神灭。

后以“蝉壳显山侗”结束,点明全真教道士修道主题——超脱肉身、蜕去凡尘、羽化登仙的终极理想,终得逍遥自然之境。“蝉壳”这里明指桑蚕脱壳,实则喻解脱飞升;蝉壳也叫蝉蜕,性味甘寒,可疏散风热、利咽开音、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是不是也在隐语修炼虽难,但苦尽甘来,阳阴交爻,则风淡云轻,妙然世界,不受世煎熬?[tǒng]:本为马钰一个道号,但这里指与自然融合、大象无形,用来象征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侗书面语中表示长大、直,引申为通达无挂碍。

这首作品堪称“药名体”诗词的佳作,巧妙地将破故纸、防风、寒水石、麦门冬、苁蓉、浪荡子、自然铜、朱砂、天仙子、蝉壳这十味药名称嵌入串联成一首以物喻道的意境之词。词中融合了道家隐逸思想与中医药文化,通过双关、谐音等手法,构建出寒中作乐、雪里修心的淡泊意境与随性洒脱、专一修炼的辩证关系,融合超然物外、内丹修炼、心性超脱等全真教“性命双修”的理念。体现了词人的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

全词中医药理与道家哲学熔于一炉,语言凝练而意蕴层叠。既隐语了草木金石的自然功用,又寄托了超脱世俗、追求虚无(精神自由)的诉求,很是值得玩味。

 

 

:①马钰(1123年-1183年):原名从义,字宜甫,被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在山东收为弟子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又称山侗,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支脉全真道第二任掌教,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与谭处端、丘处机等合称“北七真”,出家前与孙不二为夫妇。著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璨》。 马钰出身富户,金天会年间中进士,曾任地方官吏。1167年因厌弃官场随王重阳出家修道。1170年王重阳逝世后继任掌教,守墓三年并闭关修炼。后于福山芝阳山修筑芝阳洞作为道场,开创全真遇仙派。其继承王重阳性命双修理论,主张清静无为,以“心合性,神气释性命”为核心思想。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追封为“丹阳抱一无为真人”。

姚玹(约1110-1182年)出身于乡里巨族家庭其父祖三代皆以赈济贫乏、广积阴德著称号云阳子。受道于马丹阳。其生平践行"济世救人"理念,游历北方多地并建立白云庵传道,所著《破迷集》系统阐述修道心得。元代典籍《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将其塑造为"积德行善"的修道典范,其传记成为宋元时期道教伦理世俗化转型的重要案例。

 

 

声明:本文由龙行天著独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须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