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孔平仲药名诗《新作西庵将及春景戏成两诗请李思中节推同赋 再赋 (其一)楚泽兰纫佩》赏析

2025-10-30 20:40|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28| 评论: 0

摘要: 楚泽兰纫佩,䝉泉水洗心。荷锄通草径,戴笠钩藤阴。欲蚤休陈事,须甘遂陆沈。谩呈诗藁本,李杜若知音。这首嵌入体药名诗大致为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平仲被贬出外在湖广衡阳做官时期,感觉自己满腹经纶而郁郁不得志,有 ...
再赋 (其一)
北宋•孔平仲

泽兰纫佩,䝉泉水洗心。荷锄通草径,戴笠钩藤阴。

欲蚤休陈事,须甘遂陆沈。谩呈诗藁本,李杜若知音。

 

这首嵌入体药名诗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诗人孔平仲([1044-1111],字毅父)。孔平仲是孔子后裔。其与孔文仲、孔武仲二兄“以文章名世”(《宋诗钞》) ,嘉祐、治平年间连续三科顺次登进士第,元祐初同时入朝为官,声名卓著,时号(清江)三孔。故有黄庭坚的二苏(苏轼、苏辙)联璧,三孔分鼎之誉。孔平仲是治平二年即1065年的进士,绍圣元年即1094年因元祐时附和旧党当权者而被削官(“元祐是北宋宋哲宗赵煦的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086年至1094年,此时以高太后实际执掌最高权力而支持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神速废除宋神宗的熙宁变法即王安石变法为执政特点,史称元祐更化);崇宁元年(1102)十一月任户部郎中,后改任佥部郎中;大观元年(1107)党论再起被罢官,后主管兖州景灵宫(今山东曲阜县旧县村北)。一身进出朝廷数次,这诗大致为其被贬出外在湖广衡阳做官时期,感觉自己满腹经纶而郁郁不得志,有了很强的归隐之意。

这诗首联写:自己在为官之地,会做些跟楚国大夫屈原一样缀结兰芷之类的香草作为配饰;会用甘冽清纯的蒙泉洗浴自己的身心,正如《易经》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之言,通过洗涤来修炼自己心神而隐藏在深密之处。这里上下句各用一典:

出句用的“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楚国大夫屈原报国无望的意难平典故。《楚辞·离骚》有“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语,屈原常缀结兰芷之类的香草作为配饰,借以彰显和升华自己的操守与德能。诗人用典以表达自己无论如何都会保持高洁品性——像楚尹屈原一样坚持崇高本心,决不同流合污。

而对句源于《易经》的“泉水洗心”,有唐代玄宗开元间道士司马退之有《洗心》 “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之指,又有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的理学家、诗人邵雍[1012—1077], 字尧夫,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终身不仕)《洗心吟》“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之意,还反用三国魏晋时期文学家、思想家傅玄([217-278] ,字休奕)《傅子》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洗其心”之警,表示自己极力反对官吏的骄奢之风,懂知足和节欲求,除恶杂之念,以俭朴为乐,想葆心灵纯洁,以自我革新的精神锤炼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欲做高德尚行的大隐之士。

这里专门说下“䝉泉”,即“蒙泉”。 豫章本改“䝉”作“廉”, 似乎能跟出句“泽兰”相应,可能是为了点出诗人气正心廉,同时,当时也有著名文人官员以此为题的佳作相颂,比如,比孔平仲大了36岁,同样反对变法,与王安石议政不合,神宗时擢参知政事的赵抃([1008-1084],字阅道,号知非子)有《廉泉二首》;还有孔平仲的好友“古今文章四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诗人、词者、书画家、美食家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也有《蒙泉》。

但笔者查阅相关文史章籍后,发现还是本字“蒙”合适——因为确实有“蒙泉”。 “蒙”,要与出句的“楚”相对,作地名定语,而不做动词用(大概也是改者不知道有“蒙山”之地存在,以为是用作动词的 “受到”之意指),则非湖北荆门的古称“蒙山”、今为 “象山”莫属。而蒙泉大致主要有三处说法:

一是位于荆门市象山风景区东麓的“蒙泉”,据载因象山在隋代时期称为蒙山而得名。这里松柏长青,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令人心旷神怡,流溺忘反。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人们都慕名而来,欣赏山水美景。唐代诗人沈传师赋《蒙泉》诗曰:“京路马骎骎,尘途日向深。蒙泉脚息驾,可以洗君心。”北宋诗人苏洵赋《蒙泉》诗曰:“石泓静无尘,中有三尺雪。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竭。”北宋文学家孙仅《蒙泉》诗曰:“孤城深锁乱云间,城上云开面面山。负郭惠泉谁共访,卫公诗碣绿苔班。”

二是位于湖南常德市石门县南端的蒙泉镇,该镇东与临澧县文家乡交界,南与桃源县盘塘镇接壤,西与张家界市慈利县广福桥镇比邻。相传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受贬,“安置黔州,复移戎州”,路经此地,投宿花山寺,见花山下龙潭泉水清澈,乃题“蒙泉”二字,取“周易蒙卦象辞,山下出泉”之义,字大径尺有六寸,后人镌刻于碑, “蒙泉”因此得名。

三是同样是位于湖南省,但是在郴州市西部南岭北麓、舂陵江(湘江支流)的中上流的桂阳县城西南英蓉峰下,又名八角井,泉水甘洌,烹茶无垢,煮酒醇香,为桂阳城第一泉,井旁有宋绍熙壬子年(1192)鄱阳张垓书刻蒙泉石碑一方。

综上,如是实指的话,今荆门市象山风景区东麓的“蒙泉”应实至名归,这里是标准的古代楚地核心区,也最负盛名。

回头再看次联述:每天扛着锄头往来山野间的小路上,把地里荒芜的庄稼中杂草捯饬干净通透;戴着斗笠之类的遮雨防晒之物在户外剡[yǎn]藤开地砍柴,累了就在阴凉地歇歇或者躲风吹、日晒、阴雨,抑或在藤枝互攀的阴凉处垂钓。这联也如首联一样,出对句各用一典:

出句“通草径”用典西汉末年蒋诩([公元前69-公元17] ,字元卿)辞官隐居后开辟三条小路与友人交往的故事。据《三辅决录·逃名》记载:以廉直著称的兖[yǎn]州刺史蒋诩作为当时的名士,因不满王莽篡权,毅然选择辞官归隐乡野。回去家乡杜陵即今陕西西安后,他不和外人交往,闭门不出,时人谚曰:“楚国二龚,不如杜陵蒋翁。”自己园圃长满乱木杂草都懒得理,只在自家院中开辟了三条小路,以方便同为避世逃名的大隐士羊仲、求仲两人出入、交往。后世便以“三径”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蒋诩的隐居选择蕴含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处世哲学。东晋·陶潜《归去来辞》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之言后又演绎出“荒径”“草径”的说法。

对句“戴笠”用的是“乘车戴笠”意。典出晋朝周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骑马,他日相逢卿当下。”讲君子之间的情谊不会因为贫富贵贱而改变,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也就是反映诗人想做那个贫贱的“戴笠”者,即归隐。

三联感:想着早点停止言说陈年旧事,自然是甘心遂意做个隐居者。“蚤休”同“早休”,就是早点休止,不再言说。“陈事”,可作动宾结构式的“陈述往事”解,也可作偏正式名词的“陈年旧事”解,但结合对句通“陆沉”的“陆沈”句式及意思,当以“陈年旧事解”合适。“陆沈” 本指陆地无水而沉,出自《庄子·则阳》:“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郭象注:“人中隐者,譬无水而沉也。”比喻隐居。其实,这里还有另一层意思——用典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这里“陆沉”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而诗里借指诗人被对手整治而政治失意。

末联说:随意地呈献我的诗稿文本,李白和杜甫似乎成了知己。表达自己沉静下来后,在家会漫不经心地写写诗词文稿,以打发时光,抑或排解心绪,倾吐心声,感觉那“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就像是能深刻理解自己的人。

这首诗是原来写了《新作西庵将及春景戏成两诗请李思中节推同赋》后,又再“新近”写作了关于自己在春天景致即将到来的住处西庵的生活情形的诗,与当时为官节度推官的好友李思中唱和,这是“再赋”三次里的其中一次的两首其一。

此诗前两联均是写自己当下的做法——常游山憩水,也有农耕渔樵。而后两联则直抒胸臆——不想再提及往年对错是非,不堪回首,一切随风,甘愿做个政治失意人,做个像李白、杜甫那样不得志的伟大诗人算了。

这首嵌入体药名诗每句至少有一药名,依次为泽兰、泉水、细辛(“洗心”谐音)、通草、钩藤、蚤休、甘遂、藁[gǎo]本、杜若。

全诗典故尽用,寓意深刻,始终围绕着欲辞官归隐展开,首先展示给人的是野外的游山玩水,其次是际遇农事,然后倾吐心声,最后感叹人生。其实,诸位读者,不妨看看这些药的功用和药名谐音之词蕴意——在笔者看来,题为“春景将及”,实则咋暖寒彻骨,一副欲说还休的模样。嘴上说自己准备做个政治失意人,追求旷达人生,而心里却默默地吐露着剪不断的幽怨,觉得老天不公。

就以颈联里的“陆沈”为例,估计诗人也有“诗佛”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言 “高义难自隐,明时宁陆沈”之意,此时“陆沈”比喻被埋没,不为人知。是不是夹杂着不甘?整诗看似诗人好像很洒脱,但诗里“阴”“沉”二字基调是不是仔细体味后觉得有如鲠在喉之感?再说,伟大诗人李杜两人也是一生致力于功名而不可得的,困苦一辈子,跟他俩惺惺相惜,那诗人是什么样的人了?所以政治失意绝对是不甘的。也许诗人自己也没注意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实际上孔平仲也从未主动辞官过。这淋漓尽致体现了北宋文人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邵雍(1012121—1077727日),字尧夫,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终身不仕。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去世,终年六十七,获赠著作郎。宋哲宗元祐年间,赐谥号康节。咸淳三年(1267年),从祀于孔庙。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唐代司马退之有《洗心》诗说:“君有出俗志,不贪英雄名。傲然脱冠带,改换人间情。”宋代诗人邵雍著有《洗心吟》一诗:“人多求洗身,殊不求洗心。洗身去尘垢,洗心去邪淫。尘垢用水洗,邪淫非能淋。必欲去心垢,须弹无弦琴。”

 

 

声明:龙行天著独发中医启疾光网,转载请注明出自启疾光网,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