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眼科。    (1)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2)人工晶体植入术。    (3)小梁切除术。    (4)眼眶内肿瘤摘除术。    (5)球内异物取出术。    (6)眼底病激光治疗。    (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8)眼科A/B超声检查。    (9)视野检查。    (10)角膜曲率检查。    (11)斜视纠正术。    6.耳鼻咽喉科。    (1)鼓室成形术(Ⅰ、Ⅱ、Ⅲ型)。
   (2)内镜下鼻窦手术。    (3)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4)喉显微手术。    (5)喉全切除术。    (6)颈廓清术。    (7)乳突根治术(含改良根治术)。
   (8)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9)听功能评估技术(含主、客观测听技术:纯音测听、声导抗、耳声发射、电反应测听)。    (10)婴幼儿听力减退诊断和干预技术。
   (11)前庭功能评估技术(含ENG/VNG)。    (12)发声功能评估技术(含喉动态镜、嗓音声学测试、空气动力学、喉肌电图)。    7.口腔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正畸等专业)。
   (1)根管再治疗术。    (2)牙周病手术治疗(牙龈切除术、翻瓣术、牙冠延长术)。
   (3)根尖手术。    (4)口腔粘膜病的辅助治疗(激光/冷冻/微波/等离子照射等)。
   (5)乳牙早失间隙保持。    (6)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
   (7)下颌升支骨劈开+上颌骨Le FortⅠ型骨截开术。    (8)四单位以上烤瓷固定桥。
   (9)套筒冠义齿。    (10)磁性固位体义齿。    (11)可摘式或固定式咬合重建。
   (12)全瓷冠桥修复技术。
   (13)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
   (14)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15)牙周病正畸治疗。    (16)开牙合正畸治疗。    (17)嵌体、瓷贴面。    (18)种植义齿修复。    (19)唇腭裂修复术。    8.皮肤科。    (1)重症药疹、大疱性皮肤病等重症皮肤病的诊治。
   (2)皮肤病相关的结缔组织病的诊治。
   (3)性传播疾病、浅部真菌病等感染性皮肤病的诊治。
   (4)皮肤肿瘤的诊治。    (5)常见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及诊断。
   (6)血清变应原筛查。    (7)皮肤真菌镜检、培养和菌种鉴定。
   (8)淋球菌镜检及培养、衣原体免疫法检测、支原体培养与药敏。
   (9)疑难皮肤病组织病理学(普通病理及免疫病理)检查及诊断。    (10)与皮肤病有关的各种自身抗体的检测。
   (11)皮肤病光疗和光化学疗法(UVB/PUVA)。    (12)皮肤斑贴试验。    (13)皮肤良恶性肿瘤的切除术。
   9.精神科。    同基本标准。    10.感染性疾病科。    (1)乙型肝炎的病毒变异和耐药处理。
   (2)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原因不明肝炎的诊断与治疗。
   (3)伤寒的规范化诊疗。    (4)麻疹并发症的诊断。    (5)猩红热、狂犬病的诊断与初步治疗。
   (6)艾滋病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7)丙肝病毒核酸检测。    11.急诊医学科。    (1)心衰、肾衰和呼衰的诊断与急救。
   (2)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诊介入治疗。
   (3)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与药物治疗。
   (4)急性胸痛的诊断与急诊处理。
   (5)动肪、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心包、胸腔、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三腔管放置术。
   (6)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
   (7)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急诊科必备)
   (8)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连续肾脏替代、血浆置换,高流量透析等)。
   (9)床边即时检验(POCT):包括血气分析、血电解质、乳酸、血红蛋白、凝血功能、D-二聚体、脑钠肽、心肌损伤标志物等。
   (10)急诊超声检查技术。
   (11)急诊溶栓和栓塞技术。
   12.麻醉科。    1)围术期体温调控、控制性降压技术。
   2)深静脉穿刺及动脉穿刺置管技术。
   3)神经及神经节阻滞等疼痛治疗技术。
   4)具有两种以上困难气道处理的条件和技能。
   5)血流动力学监测(包括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肺动脉楔压等)。
   6)呼吸功能监测(含呼吸力学)。
   7)血气和水、血电解质、酸碱分析、凝血功能等监测。
   8)纤支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
   9)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等条件与技术。
   10)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或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术。
   13.重症医学科。    (1)胃液pH监测和腹内压力监测。    (2)尿量、尿比重以及肌酐清除率监测。
   (3)出、凝血功能监测。    (4)气道管理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和吸痰术)。
   (5)床旁CRRT技术。    (6)严重肝功能障碍的规范化诊疗。
   (7)经皮气管切开呼吸功能监测,呼末CO2监测。    (8)床旁凝血功能监测。    (9)输液加温技术。    (10)声门下吸引。    (11)胸部振荡排痰。    (12)俯卧位通气。    (13)体外起搏和床边临时心脏起搏术。
   (14)胃镜辅助下鼻空肠管置入。
   (15)肢体气压治疗(间隙充气)。    (16)无创心功能监测。    (17)镇静镇痛和肌松监测。
   (18)高频振荡通气。    (19)体外膜肺氧合(ECMO)。    (20)心室辅助装置。    14.康复医学科。    (1)康复评定。    1)平衡与协调功能、神经功能、感知和认知功能、残疾程度的评定。
   2)心肺运动试验。    3)临床步态分析。    4)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    5)电生理(EMG、EP、神经传导速度等)。    6)高级脑功能和心理评定。
   7)痛阈评定。    8)等速肌力测定。    (2)康复治疗。    1)言语治疗。    2)假肢和矫形器应用和训练。
   3)简易压力治疗。    4)心理治疗。    5)言语和吞咽治疗。    6)感知和认知障碍的治疗。
   7)神经阻滞治疗(电刺激引导)。
   8)膀胱和直肠训练技术。    9)假肢矫形器制作和训练。
   10)等速肌力训练。    11)减重支持系统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