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设备设施    (一)基本设备设施。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二)病区基本设备。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三)病房单元基本设备。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四)专科设备。    根据县医院专科发展及医疗服务需求,酌情配置。以下仅提出与基本标准不同的设备要求。
   1.呼吸内科。    设有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或病床的,配备纤维支气管镜、除颤仪、呼吸机、监护仪、床旁血气分析仪。
   2.消化内科。    电子十二指肠镜、超声胃镜。    3.心血管内科。    配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泵,24小时长程心电图检测设备。设置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CCU)或病床的,配置CCU监护系统。    4.内分泌科。    胰岛素皮下注射泵。    5.神经内科。    动态脑电图仪。    6.血液内科。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7.肾内科。    血液透析机(带有血液滤过功能)。    8.普通外科。    超声刀。    9.骨科。    椎间盘镜、脊柱内镜、骨密度测定仪、神经电生理仪。    10.神经外科。    手术显微镜、脑室镜、床旁血气分析仪。    11.泌尿外科。    体外碎石机、尿动力学系统、输尿管软镜、肾镜。    12.胸外科。    超声刀。    13.烧伤科。    翻身床、电动去皮刀。若设浸浴室,应配备相应设备。    14.妇科。    超声刀。    15.产科。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16.儿科。    小儿呼吸机。    17.眼科。    眼底激光仪、眼底造影仪、间接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角膜测厚仪、眼前节检查系统。
   18.耳鼻咽喉科。    电动耳钻、电子测听仪、手术显微镜、声阻抗仪、耳声发射仪、电子喉镜、多功能睡眠监测仪、等离子刀、鼻阻力测定仪。
   19.口腔科。    口腔全景机、牙科CT。    20.皮肤科。    红外线治疗仪、过敏源测定仪。    21.急诊医学科。    中央监护系统、自动心肺复苏器、床旁血气分析仪。    22.麻醉科。    神经刺激仪、经食道超声仪、麻醉深度监测仪、肌松监测仪、变温水箱。    23.重症医学科。    除颤仪(带起搏功能)、CRRT;微量注射泵(4通道)、肠内营养注射泵、控温仪。    24.康复医学科。    踏步器及助行器、生物反馈训练设备、减重步行训练设备、儿童运动训练器材、磁治疗设备、冷疗设备、气压循环治疗设备、手功能作业训练设备。
   25.中医科。    熏洗类、推拿类、中医光疗、中医电疗、中医磁疗、中医热疗等设备。    26.医学检验科。    微量元素分析仪。    27.医学影像科。    X线数字胃肠机、X线数字乳腺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DSA)、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动态血压监测仪、动态脑电图检测仪。    28.病理科。    同基本标准,可在数量上适当增加。    29.输血科。    热合机、血型仪。    30.高压氧室。    高压氧治疗仓。    31.消毒供应中心。    环氧乙烷消毒锅、等离子灭菌器、真空灭菌器。    六、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    同基本标准。    七、信息化建设    在基本标准基础上,满足以下要求:    (一)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1.信息系统达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三级以上水平。
   2.建有基本功能符合《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的医院信息系统,能实时采集、处理、汇总信息,整合医院主要业务及管理流程。
   3.信息系统对有关医疗质量、安全、费用的主要管理、控制指标有较强的过程控制与干预功能。
      4.建有门(急)诊、病区医生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应具有下列基本功能:    (1)记录病志;    (2)开立医嘱、处方;    (3)检验、检查、治疗申请;
   (4)查阅及调用检验、检查报告及相关图像、影像;
   (5)检验、检查报告及相关图像、影像等有阳性提示。
   5.建有手术室手术麻醉信息系统。
   6.具有临床路径管理功能模块,实行电子化的临床路径管理。
   7.病区实现患者身份识别、移动护理等应用。
   8.建立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数据中心),数据标准符合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相关标准要求,医院信息平台和县级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医院医生工作站能够通过授权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9.能够受理居民健康卡,支持使用居民健康卡开展挂号、就诊、取药、查询等健康医疗便民惠民服务
   (二)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    1.建立远程会诊系统,支持上联省市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医学影像诊断和远程病理诊断等服务。
   2.具有远程手术指导的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