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用药护理

2025-8-4 21:47| 发布者: 中国文化| 查看: 40| 评论: 0

摘要: 中医用药护理主要包括煎药法、服药法及用药后的护理三部分,具体如下: (一)煎药法 目前内科使用最广泛的剂型是汤药。汤药的煎法与其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情,修治如法,而煎煮卤莽造次,火 ...

中医用药护理主要包括煎药法、服药法及用药后的护理三部分,具体如下:

()煎药法

目前内科使用最广泛的剂型是汤药。汤药的煎法与其疗效有密切的关系,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情,修治如法,而煎煮卤莽造次,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品无功可见煎法的重要性其注意事项,大致有以下几点:

1.逐一核对有无药物错配的情况,对于有毒和药性峻猛者,尤应注意。

2.煎煮器具以砂锅、瓷罐为佳。

3.煎药用水应用清洁卫生之水。用水量视药物的吸水性和煎煮时间而定。煎药前应用水将饮片浸泡。

4.煎药时应注意先后顺序,质地坚硬者应先煎,芳香气薄之药物宜后下,煎沸即可,如香、薄荷、荆芥等。有毒之品,应另包先煎,特别是乌头用量大时,常须煎3小时以上,舌尝无麻味,才属安全阿胶,鹿茸、沉香、琥珀、三七等,须先研末或水磨法,再用煎剂或开水冲服;青黛、赤石脂、马勃、旋覆花等,煮后易外溢或黏稠,则应以布袋包好后再煎。

5.煎药火候应视治疗需要和药性而定发表药或攻下药应武火快煎,补养药则文火久煎。

()用药法

用药应注意给药途径和用药时间。内科用药多为口服,如汤、膏、丹、丸及片剂、冲剂、合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应注意药物是否霉变过期,如有则应立即停止给药。

还应注意药的温度,汤药宜温服,如以热药治寒证者,宜热服;如以寒药治热证者,宜凉服;或用反佐法治疗真热假寒证或真寒假热证,如寒药热服或热药寒服。另可据病情辅以肌表给药,如以药熬成膏敷贴有关穴位,注意勿使暴露部位受风着凉,注意勿烫伤肌肤。

用药时间应注意:汤剂每日1剂,分2~3次服;急重病人随煎随服,每日可2~3;峻汗或峻下之剂,如一服得汗或大便已下,应即时停服;泻下药及补益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候机而服,安神药宜睡前服,截疟药应在发作前2小时服。

()用药后的护理

用药后宜休息一段时间,使病人神情安定,观察药物有何不良反应,尤其是峻烈的药物初服之后;服发汗药后,一般应多饮温热开水、热汤、热粥以助汗,观察出汗情况,只宜遍体微汗,不可大汗,且应避风;服利水剂后,应注意排尿量之多少,最好作出入量记录服攻下药和驱虫药后,除告诉病人药后可有轻度腹痛外,应观察大便情况及有无寄生虫排出;危重病人服药后,对其神志变化,唇面甲颜色改变,四肢寒温转变,及气息、出汗及二便情况等,均应详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大海有大药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