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有大药

2025-7-15 20:56| 发布者: 享瑾美| 查看: 28| 评论: 0

摘要: 海洋中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药性药理一般都遵循中药药性理论,完全可以由之解析海药的药理。如海蜇,其生活特性是依靠自身头部“大伞”在海中漂浮并利用毒刺猎食,则由其性善浮可知海蜇归上焦心肺,进而验知其补心益 ...
 

海洋在面积上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二,其生物品种亦比陆地多,当中为药物者更是数不胜数。

因此,开发与利用海洋中药是完善与发展中医药的另一重要途径。但是,与陆地上的天然药物研制情况相比较,我们对海洋药物的研究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当中存在不足理所当然。

总的来说,海洋中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其药性药理一般都遵循前面所述的中药药性理论,完全可以由之解析海药的药理。如海蜇,其生活特性是依靠自身头部“大伞”在海中漂浮并利用毒刺猎食,则由其性善浮可知海蜇归上焦心肺,进而验知其补心益肺,滋阴化痰,治疗气管炎等。

 

一、植物类海药

海洋药用植物中,以藻类的品种及数量为最多。

 

◎海带

其中,海带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药物之一。海带能降血压,这一点相信多数人都知道。其实海药多能降血压,我们认为这主要由海药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因为,吃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由于食盐成分中的钠与高血压的形成有密切联系。例如,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每天仅吃四克左右的盐,很少发现有高血压病患者,而日本北部居民每天吃盐高达二十六克,其高血压发病率则为百分之四十。我们认为,海药生活在咸水中,当然反克其咸而善制约食盐的偏性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此外,药理学植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综合研究认为,海带能降压的本质是其体内存在着一种国内称之为褐藻氨酸的物质作用。这种氨基酸很容易溶解于水,有人吃海带降压不明显,可能是把这一降压成分洗掉的缘故。

 

◎紫菜

同理,我们熟悉的紫菜亦能降压利水,加车前子可治水肿与湿性脚气。一般认为海药多能利水,这是不难理解的,兼且其色紫入脾而治湿,质轻入肺以开通水之上源,合则能主之。只是本品疏泄之能力一般,作为有效药嫌之不足,但当菜进食,既有营养,又可调味,还能治病,一举三得,尤是良物。

 

◎褐藻

此外,褐藻能治粗脖子病,并以海带和昆布的含碘量最高而效果尤佳。在中药药对里面,海带与昆布是比较常见的药对,二药参合为用,其功益彰,《证治准绳》名之二海丸,主治瘰疬痰核,瘿瘤肿块,或血管硬化,中风半身不遂,或乳腺增生,睾丸肿痛等。

《珍珠囊》载“藻戟遂芫俱战草”,历代医家多视海藻与甘草为药物绝对配伍禁忌,但近代却发现两药同用时,并无明显副作用,相反地功擅消瘿瘤疬,适用于甲状腺囊肿,项淋巴结结核等证。这再次证实了配伍禁忌理应“忌”而不“禁”。

 

二、贝壳类海药

海滨大洋中的动物,其外表多咸寒而能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如牡蛎、珍珠母之类。这是由于它们长年生活在咸水中,保护其体的外表当深受此影响而逐渐变得咸寒。无论本为海中之物(如鲨),还是经进化而为洋中生者(如鲸),无一例外地受其影响。但是,海洋动物的肉却多甘甜鲜美善补益,为什么呢?我们认为这是甘克咸之故。海中动物能在海洋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安存,仅靠外表的保护还不够,还须自身能反克其环境之过。因此,海药多能利水或滋阴。

 

◎珊瑚

在海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无背椎腔肠动物,它们的身体只有两个胚层。也就是说,外胚层组成身体的外部,内胚层围成内腔,它们的消化管只有一个开口与外界相通,口和肛门是合二为一的。我们最为熟悉的珊瑚就属此类。

珊瑚主要含碳酸钙,其性味甘平而无毒,可治多种疾病。中药文献中所载的珊瑚,多半是指南海产的各种桃色珊瑚。将珊瑚磨成细末,称为珊瑚散,可用来点眼以治疗眼有障翳;粉末吹入鼻孔,能止鼻血;若用其末调糊口服,可治吐血惊痫。一般认为含钙离子或钙盐的药物都能止血,这是由于钙盐为微溶物质,在伤口表面保留着部分空隙,血液慢慢渗透,由于表面积的增大,促使凝血机制加快,血小板加快分裂,很快形成纤维蛋白,从而得以止血。石灰粉、煅石决明的粉等均属此类。本品之能止惊痫,为其质重能镇之所致。

 

◎鲍鱼

海洋中有一美食鲍鱼,倘若顾名思义它属于鱼类那就错了,其实它属贝类。此物名贵,其肉和壳都可用来治病,一般食肉能治月经不调与大便干结。其壳的药用价值较肉还高,我们主要研究的就是它的壳——石决明。本品性味咸寒,质重则直达下焦而能清肝明目,故得此名。大抵贝壳类药物因其贝壳乃属金石质地,其性类于金可想而知。又因金善制木,所以贝壳类药物多具有平肝明目的药理特点。

 

◎珍珠

珍珠贝类动物张开双壳时,外界异物(如砂粒、小虫等)误陷于其体内,致使珍珠囊不断分泌珍珠质包围异物以滋润其伤口,最后以异物为核心,形成了光滑的珍珠。既然珍珠为滋润伤口之液所成,故必善收敛生肌,其质重而能镇降安神定惊,于体内阴暗环境所成之非生物,则其性必寒味必甘而能清热解毒且可补益阴液,又本品重而下达肝肾以清肝明目。总之,珍珠药用广泛,价值很高,主治惊痫癫狂,惊风抽搐,目赤翳障,疮疡不敛等。但作为药材,其价格仍嫌太贵,所以临床上多用与珍珠同源的贝类中的珍珠层来代替珍珠,中药称之为珍珠母。珍珠层与珍珠都是由外套膜分泌所得,其化学组成亦相同,因而可以用之取代珍珠。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lass="xs0">©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