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指南

2025-8-15 18:30|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171| 评论: 0|来自: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摘要: 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列为战略目标,呼吁各国在适应气候变化战略中加入健康适应的内容,加大资金投入,将健康更好地纳入气候政策全程。 ...


  

表3 台风、洪涝公众健康防护措施建议

 

应对阶段

防护措施建议

事件

发生前

全人群通用措施建议

关注灾害信息

   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学习防灾知识

   了解所处地区台风、洪涝的受灾风险,熟悉疏散路线、应急避难场所和官方发布的救助渠道;

   学习台风、洪涝灾害的健康影响,掌握防护措施。

 

排除安全隐患

   检查电路、燃气、排水管道,设置沙袋等防水屏障,减少灾害发生时漏电、漏气、积水等安全隐患;

   必要时加固门窗,收回露天物品,谨防灾害天气下的意外伤害。

 

备好应急物资

   备好饮用水、蔬菜、粮食及应急药品等生活物资,准备手电、蜡烛等应急物品。

 

服从撤离安排

   台风、洪涝高风险区居民,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的灾害信息,必要时做好撤离准备,如接到撤离指令,配合相关部门有序撤离。

重点人群额外注意事项

   慢性疾病患者遵医嘱,做好常用药物储备。

   孕妇若临近预产期,按需考虑提前转移至安全地带。

   户外作业人群学习防护和急救技能,做好作业时间规划,制定应急避险方案,准备户外作业防护装备。

事件

发生中

全人群通用措施建议

做好安全防范

   远离危险区域,避免高空坠物、门窗破碎、低洼积水、基础设施漏电等造成的伤害;

   注意用电安全,室内如出现积水,立即切断电源,避免触电;

   注意饮食卫生,将饮用水、蔬菜、粮食等生活物资放置高处,避免被浸泡。

 

配合应急撤离

   如灾害中接到应急撤离指令,或房屋被损坏,及时有序转移至避难场所或其他安全地带。

 

应对险情自救

   户外遇台风,就近到坚固建筑物内躲避,或注意抓住栏杆等固定物,并尽量伏低身形;

   户外遇洪水,迅速寻找高地或坚固建筑物避难,避免停留在低洼地带,如洪水继续上涨且避难场所无法保障安全,利用救生器材或漂浮物逃生;

   驾车途中避开积水路段和障碍物,减速慢行,如遇险情及时弃车逃生;

   尽量保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获取灾情信息和寻求帮助。

重点人群额外注意事项

   孕妇、儿童、老年人应有人陪同,或与家人、邻里、社区保持联系,必要时寻求帮助。

   慢性疾病患者应加强健康监测,如血压、血氧、心率、情绪等指标出现异常,或病情波动时,寻求他人帮助或及时就医。

   户外作业人群按照预警等级及相关规定,调整户外作业活动,如遇险情,就近避险。

事件

发生后

全人群通用措施建议

谨防灾后隐患

   远离危险地带,避免受到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次生灾害的影响;

   居家避灾人员,台风过后勿急于外出,谨防高空坠物;

   撤离居所避难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有序重返居住地,检查房屋结构、电气设施等,确保安全。

 

开展灾后防疫

   做好过水房屋的整理、清洗、消毒、通风,减少细菌、霉菌滋生带来的健康风险;

   做好居家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安装纱门纱窗,预防经蚊、蝇、老鼠等传播的疾病;

   注意饮食卫生,勿食用被水浸泡、变质的食品,选择安全水源,不喝生水。

 

关注心理健康

   调整心态,积极应对,与家人陪伴互助,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总结应对经验

   及时总结台风和洪涝灾害的健康防护经验,切实掌握防护技能,按需补充防护用品。

重点人群额外注意事项

   慢性疾病患者仍需持续监测血压、血氧、心率、情绪等指标,如有异常或不适,及时就医。

   儿童应在安全地带玩耍,谨防高空坠物,避免误摔、误伤、溺水等意外伤害,并做好手部卫生。

   户外作业人群根据有关规定,在清理和消杀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作业后及时清洗检查,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或就医。

1234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