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的通知

2025-8-26 20:48|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90| 评论: 0

摘要: 软骨发育不全(a chondropla sia,ACH)是一种导致非匀称性身材矮小的遗传性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长骨近端短缩、大头畸形、三叉戟手以及特殊面容(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良呈现后凹和鼻梁塌陷)。 ... ... ...



附件:86 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软骨发育不全

 

1.软骨发育不全

 

概述

软骨发育不全(a chondropla siaACH)是一种导致非匀称性身材矮小的遗传性疾病。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四肢长骨近端短缩、大头畸形、三叉戟手以及特殊面容(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良呈现后凹和鼻梁塌陷)。

 

病因和流行病学

ACH 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其主要致病基因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3fibrobla st growth fa ctor re ceptor 3 FGFR3 )基因(OMIM#134934 )。其编码的FGFR3 蛋白为人类四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之一,普遍存在于软骨细胞表面,作为一种负性调节剂抑制软骨矿化,影响长骨的生长发育。当FGFR3 基因发生功能获得性变异时,抑制软骨化骨,导致短肢畸形性身材矮小。大约 80%的病例源于新发变异,其发生与父亲年龄偏大存在一定关联,另外约 20%是由家族遗传所致。约 98%的患儿为 FGFR3 基因c.1138G>A变异,少数为 c.1138G>C 变异,均导致 p.Gly380Arg 氨基酸改变,其外显率 100%

国外报道,ACH 在新生儿中的患病率为(3.724.60/10 万。我国 ACH 的患病率有待进一步的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表现

ACH 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①非匀称性身材矮小:患儿存在中至重度的身材矮小,并伴有短肢畸形。ACH男性成年后的平均身高约为130cm,而女性则约为124cm;②颅面部发育异常:患儿表现为大头畸形,同时伴有前额突出、面中部发育不良呈现后凹、鼻梁塌陷;③骨、关节及肌肉异常:患儿四肢长骨近端缩短,伴皮肤褶皱增多。此外,肘关节的伸展和旋转功能受限,伴有短指、三叉手、膝内翻等。

ACH 的并发症相当广泛,主要有运动与语言发育迟缓、颅颈交界区狭窄常引起脊髓受压、脑积水、限制性肺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腰椎前凸、椎管狭窄、关节松弛、外侧半月板异常、中耳功能障碍、肥胖、心血管疾病、黑棘皮症等。

 

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特征性表现包括短而坚固的管状骨;方形髂翼;扁平、水平移动的髋臼,髋臼角变小(一般小于 10°),坐骨切迹明显变窄;典型的股骨近端透亮度增加,干骺端增宽;尾椎椎弓根间距变窄;指骨近端和中端短;颅骨底部缩短;枕骨大孔、椎管狭窄,相应脊髓受压变性;侧脑室扩大等。

2.基因检测 FGFR3 基因第 1138 位核苷酸致病性变异,导致第 380 位氨基酸改变。

 

诊断

临床诊断主要基于疾病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不匀称性身材矮小、前额突出的大头畸形、中面部后缩、鼻梁凹陷、四肢近端缩短、皮肤褶皱增多、肘部伸展受限、短指、三叉戟手、膝内翻等特征性体貌,结合骨骼影像学表现,即可做出临床诊断。

需进行骨骼 X 线、头颅脊柱 MRI、多导睡眠监测、发育评估等来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基因检测 Sange r 测序或靶向基因变异分析是常规采用的分子检测手段。对于那些用Sange r 测序无法在常见变异位点发现变异,或者需要与 ACH 进行鉴别诊断的患儿,可以采用二代测序方法如全外显子测序进行检测。

 

鉴别诊断

一般而言,所有短肢性侏儒症都属于 ACH 的鉴别诊断范围。大部分短肢性侏儒症可以通过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和表型出现的时间等进行直接区分。然而在少数情况下,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可能较为相似,难以仅凭上述方法准确鉴别,需基因检测来进一步鉴别。

1.软骨发育低下症(Hypochondropla siaHCH 主要是由于 FGFR3 基因N540KI538V 变异所致,临床鉴别较困难,主要靠基因诊断区分。

2.致死性软骨发育不良症(Thana tophoric dyspla siaTD 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均与ACH 类似,但程度要严重得多。均由 FGFR3 基因变异引起,但位点不同,故可依靠分子诊断区分。

3.SADDAN综合征(Seve re Achondropla sia with Deve lopmenta l De lay and Acanthosis NigricansSADDAN 严重 ACH 伴发育迟缓和黑棘皮病,是由于 FGFR3 基因上第 1949 位碱基 A>T 的变异,引起蛋白 K650M 变异,需借助分子评估来准确地鉴别。

4.其他需要鉴别的疾病 软骨-毛发发育不良、假性 ACH、其他干骺端发育不良疾病等。

 

治疗

1.对症治疗 目前ACH尚无特效药物或方法,治疗策略主要是对于症状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和肢体延长手术曾被尝试用于改善ACH患者的身高,但鉴于其疗效不确定以及潜在的副作用,这两种方法并不作为常规推荐。对于颅内压增高患儿,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若颅颈交界区受压,可行枕下减压术。出现严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时,治疗措施包括切除增生的腺样体或扁桃体、气道正压通气以及气管切开;针对中耳功能障碍,可行鼓膜切开置管术置入压力平衡。此外,对于出现进行性下肢弯曲、脊柱后凸或椎管狭窄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2.药物研究进展 已知FGFR3基因变异是ACH 的致病原因,针对ACH分子病因的药物开发策略包括拦截FGFR3蛋白配体,阻断FGFR3 蛋白,以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FGFR3 蛋白受体的胞内成分),这些候选药物目前大多仍处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试验阶段。其中 Vosoritide 是一种 C 型钠尿肽 (CNP) 类似物,最近被批准用于软骨发育不全儿童从 5 岁到生长板闭合的促生长治疗。

 

临床管理

对于临床确诊为 ACH 的患儿,定期随访和系统评估至关重要,以及时了解其生长发育状况及并发症,必要时给予医疗干预。临床管理包括以下方面:①生长发育监测:应用软骨发育不全标准化生长曲线监测;②颅颈交界区监测:定期行头颈部神经影像学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管理:注意关注睡眠中呼吸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必要时行多导睡眠监测;④中耳功能监测:每年行听力测试,直至学龄前阶段;⑤脊柱监测:对于 3 岁之前的患儿,建议每 6 个月进行一次脊柱评估。鉴于 ACH 成人患者患椎管狭窄风险较高,建议每 35 年进行一次神经系统检查,或在出现新的症状时及时评估;⑥膝内翻监测:如果出现进行性疼痛或严重畸形,应转诊至骨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遗传咨询及产前筛查的建议

对于所有 ACH 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应提供必要的遗传咨询服务,并对存在高风险的胎儿进行产前诊断。ACH 的产前筛查包括绒毛或者羊膜腔穿刺,并同时结合超声检查来进行综合评估。在特定情况下,如患者有生育计划、患者和配偶同患 ACH,或患者的配偶患有其他单基因遗传病等情况时,可以考虑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来进行产前诊断。


诊疗流程(图 1-1

1-1 软骨发育不全诊疗流程

 

参考文献

[1] HOOVER-FONG J, SCOTT CI, JONES MC, e t a l. He a lth supe rvision for people with achondroplasia . Pediatrics, 2020, 1456):e20201010.

[2] KUBOTA T ADACHIM KITAOKA T et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 lines for achondropla sia . Clin Pedia tr Endocrinol, 2020, 291):25-42.

[3] CORMIER-DAIRE V, ALSAYED M, BEN-OMRAN T, e t a l. The first European consensus on principle s of management for achondroplasia . Orphanet J Ra re Dis, 2021, 161):333.

[4]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罕见病学组, . 软骨发育不全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 中华儿科杂志, 2021, 597):545-550. 

[5] WISE SK, LIN SY, TOSKALA E, e t a l.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diagnosis, multidisc ciplinary management and life long care of  individuals with achondroplasia . Na t Rev Endocrinol, 2022, 183):173-189.

[6] 王瑞芳, 余永国. 软骨发育不全的指南变迁与多学科诊疗建议.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2, 37(8):588-595. 

[7] 代伟倩, 顾学范, 余永国.中国 210 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临床遗传特征分析及生长发育曲线探索. 中华儿科杂志, 2020, 58(6):461-467.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