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61-2025 )

2025-9-20 19:35| 发布者: 葆伢美| 查看: 39|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手术部位感染的管理要求、预防和控制措施,适用于开展外科手术工作的医疗机构。


4.2 手术部(室)

4.2.1 洁净手术部(室)的建筑应符合 GB 50333 的要求。

4.2.2 应建立手术部(室)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制度,包括手术部(室)清洁消毒制度、隔离制度、感染多重耐药菌或特殊病原体患者的手术管理制度、手卫生制度、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制度等。

4.2.3 应保持手术部(室)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4.3 相关临床科室

4.3.1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知晓本科室手术部位感染发生情况,并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特点、感染诊断、预防与控制等知识培训。

4.3.2 应对病人和(或)家属进行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宣教。

4.3.3 应保持病区环境清洁,清洁消毒方法遵循 WS/T 512 要求。

4.3.4 当怀疑手术部位感染时,应及时采样进行病原学检测,具体操作流程参见附录 A。应及时报告本科室手术部位感染病例,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5 预防和控制措施

5.1 手术前

5.1.1 宜缩短手术患者的术前住院时间。

5.1.2 围手术期宜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1.3 择期手术前患者宜戒烟。

5.1.4 需进行结直肠部位手术的成年患者,宜口服抗菌药物联合机械性肠道准备。

5.1.5 如存在手术部位以外的感染,宜在不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下待感染治愈后再择期手术。

5.1.6 择期手术前,患者应沐浴、清洁手术部位,更换清洁患者服。

5.1.7 当毛发不影响手术部位操作时,不需去除毛发;如毛发影响操作,应选择不损伤皮肤的方式去除毛发,宜于当日临近手术前,在病区或手术部(室)限制区外的术前准备区(间)进行。

5.1.8 手术区皮肤消毒应以手术切口为中心,清洁切口、清洁-污染切口应从内向外消毒,污染切口或感染切口从外向内消毒,范围 15cm 以上。皮肤黏膜消毒剂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执行。

 

5.2 手术中

5.2.1 择期手术安排应根据手术感染风险等级,合理安排手术区域与手术台次;同一手术间实施切口级别不一致的手术时,应从清洁到污染的顺序进行排序。洁净手术间的手术安排应遵循 GB 50333 的相关规定。

5.2.2 应限制进入手术间的人员数量。洁净手术间应保持正压通气,保持回风口通畅。应保持手术间门关闭,减少开关门频次。

5.2.3 可复用手术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置应严格执行 WS 310.1WS 310.2 WS 310.3 的要求。

5.2.4 进入手术部(室)人员着装要求如下:

a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部(),应先进行手卫生,再更换手术部专用刷手服、鞋、帽、医用外科口罩等;若使用复用布帽,应每日进行清洁消毒处理;

b 参与手术人员应着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5.2.5 手术操作要求如下:

a 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 WS/T 313 手卫生的规定;

b 手术中使用的药品及无菌溶液,应一台一用;

c 应尽可能减少手术创伤,有效止血,减少坏死组织和异物存留(如缝线、焦化组织、坏死碎屑),消除手术部位死腔;

d 当医生判断患者手术部位存在严重污染时,可决定延期缝合皮肤或旷置;

e 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放置引流管。引流管切口应尽量避开手术切口;

f 引流方式宜使用闭合式引流;

g 放置引流管不应作为延长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理由。引流管应尽早拔除;

h 如手术中有手套破损风险,应戴双层无菌手套。

5.2.6 围手术期应维持患者体温,要求如下:

a 围手术期应维持患者核心体温不低于 36.0℃,特殊患者(如儿童)根据病情需要可低于 36.0℃;

b 手术冲洗液、输血和输液应加温至 37.0℃左右;

c 手术冲洗液、输血和输液不宜使用水浴加温。

5.2.7 接受全麻气管插管手术且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于术中或术毕拔管后即刻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至 0.30.4

5.2.8 每台手术后,应对手术台及周边 1m1.5m 范围的环境及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清洁及消毒方法应遵循 WS/T 512

 

5.3 手术后

5.3.1 在更换敷料前后、与手术部位接触前后均应遵循 WS/T 313 的要求进行手卫生。

5.3.2 更换敷料时,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5.3.3 应加强引流管管理。

5.3.4 应加强患者术后观察,如出血、感染等征象。

5.3.5 应保持切口处敷料干燥,出现渗透等情况及时更换。

5.3.6 宜对术后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手术部位感染情况。

5.3.7 当怀疑手术部位感染与环境因素有关时,应开展环境微生物学监测。

 

5.4 手术部位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管理

5.4.1 应遵循 WS/T 524 的要求开展手术部位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与控制。

5.4.2 应着重查找和分析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的因素。

 

5.5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用药管理

5.5.1 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5.5.2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和品种选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