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启疾光网 中医启疾光 杏林诗话
订阅

杏林诗话

北宋·孔平仲《七夕一首呈席上》药名诗翻译赏析
琥珀杯浓酒味醇,郁金裙转舞腰新。铅华第一人中白,歌响几多梁上尘。玉漏将沉香未断,银潢虽远志相亲。合欢促席留君醉,最苦参斜夜向晨。这是一首典型的嵌入体药名诗。全诗每句各至少嵌入了一味中药。 ...
2024-6-11 22:41
芍药
耶律铸《芍药》:杨家一捻红娇润,与醉西施较等差。倘使红妆无藉在,宝冠须也是闲花。是一首典型的用物之别名来咏其物的古诗。诗中杨家一捻红、醉西施、红妆、宝冠各出一句中,但皆芍药名。这在古代诗词中是少见之品 ...
2024-6-10 15:48
丁未岁病起入都有怀里中诸友作药名诗贻之
王立道 微尚甘草莱,桂枝自淹留。爰附子年情,谬寄生人忧。半夏涉长道,天门足荫休。迢迢望南星,远志成倦游。藤萝蔓荆扉,杞菊荒深秋。防已挂尘网,遄当归旧丘。 ...
2024-6-9 19:54
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金舌蔽口
金舌弊口,这个成语本指金子做的舌头说破了铁嘴,比喻说话很多,却枉费口舌;或巧舌如簧、能言善辩,也无济于事。这个成语出自《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现也有将其等同于“金口难开”,即闭口不言 ...
2024-6-7 23:04
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肝脑涂地
与人体部位器官相关的成语典故●肝脑涂地
“肝脑涂地”原指惨死;后指做事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牺牲生命。与成语“肝胆涂地”、 “粉身碎骨”同义。典出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刘敬 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
2024-6-6 16:39
与人体部位器官和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唇齿相依) ... ... ... ... ... ... ...
与人体部位器官和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唇亡齿寒(唇齿相依) ... ... ... ... ... ... ...
唇亡齿寒,这个成语本义指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后用以比喻利害与共、关生死相关的密切关系。典出《左传·僖公五年·宫之奇谏假道》:“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者,其虞、虢之谓也。” ... ... ... ...
2024-6-5 21:21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头痛脑热(头疼脑热)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头痛脑热(头疼脑热)
头痛脑热,这一成语本指头疼发烧。泛指一般小病。也作“头疼脑热”。与成语“一病呜呼”、“一病不起”、“病入膏肓”、“膏肓之疾”是反义。典出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一百日以里,但有头疼脑热,都是你。 ...
2024-6-4 21:41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河鱼之疾(河鱼腹疾、河鱼之患)
与疾病相关的成语典故●河鱼之疾(河鱼腹疾、河鱼之患)
成语“河鱼之疾”,也即“河鱼腹疾”,指代腹泻。表示病痛。也引申比喻人们对小事情过于敏感和计较,对细枝末节的过度关注以致小事被放大或夸大,就是过度敏感的情绪。典出《左传·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
2024-5-30 23:07
中药成语典故●薪桂米珠(薪贵于桂,桂薪玉粒,食玉炊桂,炊琼爇桂) ... ... ...
中药成语典故●薪桂米珠(薪贵于桂,桂薪玉粒,食玉炊桂,炊琼爇桂) ... ... ...
薪桂米珠”, 本指柴草贵得像桂木,大米贵得像珍珠,用以比喻物价昂贵。薪:柴草。珠:珍珠。典出《战国策·楚策三·苏秦之楚》:“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 ...
2024-5-28 23:03
中药成语典故●信口雌黄(口中雌黄)
中药成语典故●信口雌黄(口中雌黄)
成语“信口雌黄”原作“口中雌黄”, 意思是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或者批评,甚至恶意诽谤中伤。 典出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而这是由唐代知名学者 ...
2024-5-27 21:16
中药成语典故●兰艾同焚(兰艾同烬、兰艾俱焚)
中药成语典故●兰艾同焚(兰艾同烬、兰艾俱焚)
兰艾同焚,本义指香兰跟臭艾一同烧掉;比喻好坏同归于尽。也作“兰艾同烬”、“兰艾俱焚”,犹“玉石俱焚”,表示倾巢之下岂有完卵,非常惨烈,泥沙俱下,美丑、贵贱、善恶、贤愚尽灭;也比喻不讲道义地不辨好坏同毁 ...
2024-5-23 19:15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神农本草经》的中药成语典故●王不留行 ... ... ... ... . ...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神农本草经》的中药成语典故●王不留行 ... ... ... ... . ...
王不留行, 本是一味妇产科和骨伤科常用中药;后作成语以形容某人的行动或某事物的发展迅速,无法被阻止或留滞。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卷一:“王不留行,味苦平。主金创,止血逐痛,出刺,除风痹内寒。久服轻身耐 ...
2024-5-17 22:43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成语典故●七损八益 ... ... ... ... ... ... ...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的成语典故●七损八益 ... ... ... ... ... ... ...
“七损八益”是个与中医养生相关的成语。首指生长发育过程与规律: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因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其次指涉及房事养生的七种有损、八种有益身体的行为。 ... ...
2024-5-13 22:49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难经》的成语典故●沉疴痼疾(沉疴宿疾、顽瘴痼疾) ... . ...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难经》的成语典故●沉疴痼疾(沉疴宿疾、顽瘴痼疾) ... . ...
沉疴痼疾本指经久难以治愈的疾病,现也用以比喻长期形成的社会恶习和弊病。沉疴意指难治之病; 痼疾意指积久不愈的疾病。典出扁鹊《难经·十八难》:“人病有沉滞久积聚,可切脉而知之耶?其外痼疾同法耶?将异也? ...
2024-5-11 21:26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杂病论》的医疗成语典故●攘外安内(安内攘外) ... . ...
出自“中医四大经典”之一《伤寒杂病论》的医疗成语典故●攘外安内(安内攘外) ... . ...
攘外安内,原指能祛除外感病邪和安定体内正气的药效;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典出“医圣”即“建安三神医”之一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既体现了中医治疗理论的精华,又说出 ...
2024-5-8 21:49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