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四季养生

“秋老虎”来袭,中医建议养生做好“6多6少”
“秋老虎”来袭,中医建议养生做好“6多6少”
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三伏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的35℃以上天气,一般发生在8月底到9月中旬之间。天气特征是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时间有长有短,半个月至两个月不等;有时“秋老虎”来了去,去 ...
2025-11-20 14:55
冬季健康15个小常识
冬季健康15个小常识
坚持冷水洗脸,清晨喝温开水, 适当户外活动,洗澡搓胸擦背,傍晚做腰部操,热水浴足护脚,饮食药膳进补,午间按摩头皮,午后饮用茶水,饮食保养皮肤,吃冻苹果去心火,绿茶煮蛋止咳化痰,适量补充无机盐 ...
2025-11-19 19:49
寒露节气养生重在"敛阳润燥,防寒固表"
寒露节气养生重在"敛阳润燥,防寒固表"
寒露时节,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当以“敛润防寒”为要,通过精神调摄、起居保暖、饮食润补、适度运动及穴位保健,全面增强体质,预防深秋常见病。顺应天时,科学养生,方能安然过渡至冬季,保持身心平衡。 ...
2025-11-5 20:06
天气由凉转冷的霜降后养生注意“三防一养”
天气由凉转冷的霜降后养生注意“三防一养”
霜降时节天气由凉转冷,气温变化幅度之大常常令人难以适应,稍有疏忽,容易感寒生病或旧病复发。此时养生当以平补润燥、强身御寒为重点。要防秋冻、防秋燥、防秋乏,重养脾胃。 ... ...
2025-10-29 12:51
霜降养生要着重“健运脾胃、宣肃肺气、平补肝肾”
霜降养生要着重“健运脾胃、宣肃肺气、平补肝肾”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尤重“治未病”。霜降养生应顺应天时,针对秋凉冬寒,着重防燥、防寒、防郁;饮食上将“收”与“藏”作为核心,着重调脾胃、调肺气、调肝肾,为安稳度过严冬奠定坚实基。 ... ...
2025-10-29 12:35
秋分后的深秋时节养生应重养“收”、养阴
秋分后的深秋时节养生应重养“收”、养阴
秋分时节,地面上下的热气处于平衡状态,秋分过后,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冷过一天,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逐渐步入深秋。此时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早卧可调养人体的阳气,符合“养收之道”;早起则 ...
2025-10-15 20:33
初秋养生记住“二动”、“三菜”、“四穴位”
初秋养生记住“二动”、“三菜”、“四穴位”
《黄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从四季阴阳消长变化而论,秋季自然界气化运动由“化”转为“收”的阶段,阳气逐渐下降,阴气渐重。初秋时节养生保健要“二动”、“三菜”、“四穴位” ...
2025-9-26 21:41
从民俗和农谚里学习节气食疗养生·处暑
从民俗和农谚里学习节气食疗养生·处暑
农谚一:处暑石榴正开口,秋分菱角舞刀枪。农谚二:处暑的核桃白露枣,霜降的柿子红山坡。农谚三:处暑见红枣,秋分打净了。农谚四:处暑葡萄白露菜,不到秋分不种麦 ... ...
2025-9-24 17:50
处暑时节的养生
处暑时节的养生
“处暑”并非其字面意义上的“正处于暑天”,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处暑天气的特点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伴随着秋雨的来临,气温会逐渐降低,暑湿逐渐被秋燥代替。北方当注意养阴生津,南方则需注意温阳祛湿 ...
2025-9-20 14:25
秋吃白,病不来:收下这份“白色食谱”
秋吃白,病不来:收下这份“白色食谱”
中医五行理论认为,白色对应五行中的“金”,与人体五脏中的“肺”相应。秋季气候干燥,燥邪最易伤肺,而山药、百合、莲子、银耳、秋梨等白色食物多具有清肺、润肺、养肺的功效,正是滋阴润燥的佳品。 ... ...
2025-9-20 11:56
阴气渐强而有寒意生、燥气浓的白露时节养生有讲究
阴气渐强而有寒意生、燥气浓的白露时节养生有讲究
白露是秋季气候转换的关键点,燥邪与寒邪并至。养生需围绕“防燥”与“固表”两大主题,通过精神调摄、起居保暖、饮食润燥、适度锻炼及穴位保健,养阴护津,巩固卫表,方能有效抵御外邪,安然度过“多事之秋”,为冬 ...
2025-9-18 19:10
进入白露节气后养生要“三勤四少”
进入白露节气后养生要“三勤四少”
白露是一年四季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虽白天仍有一丝热气,但大自然的阳气在逐渐收敛,阴气将越来越盛。三勤:勤润燥,勤泡脚,勤通风;四少:少露身,少焦躁,少吃鲜,少贪凉。 ...
2025-9-11 17:39
立秋至,天凉风燥起,保健方法须调矣
立秋至,天凉风燥起,保健方法须调矣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此时自然界中的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虽然暑气和热气犹在,但凉风已经不远了。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立秋养生应以养收为原则,贵在滋阴敛阳。 ... ... ...
2025-9-4 19:39
升阳疏肝龙抬头,唤醒春日精气神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亦名“春耕节”。人体气血应顺应自然,阳气从冬季的“封藏”转向春季的“生发”。 “龙抬头”寓意阳气升腾,而人体背部为“阳经之海”,督脉贯穿脊柱,恰似巨龙之脊,是阳气运行 ...
2025-3-27 20:11
立春至,阳气随春生,养生原则有变    
立春至,阳气随春生,养生原则有变     
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立春起居,遵循的是“稍晚睡而早起”的规律。“春不减衣,秋不戴帽”。春天饮食应“省酸 ...
2025-2-26 12:02
123下一页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