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个罕见病病种诊疗指南(2025年版)·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2025-9-18 12:40|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19| 评论: 0

摘要: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病程中可出现乏力,体重减轻等症状,常出现贫血、出血(常见皮肤紫癜、鼻衄);伴有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以及由巨球蛋白引起高黏 ...


治疗

1.治疗指征  无症状的 WM 患者不需要治疗。WM 治疗指征为:明显乏力、B 症状、症状性高黏滞血症;WM 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淀粉样变;冷凝集素病;冷球蛋白血症;疾病相关的血细胞减少(HGB100 g/LPLT100×109/L);髓外病变,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病变(Bing-Ne el综合征);症状性淋巴结肿大或器官肿大;有症状的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结最大直径≥5 cm;或有证据表明疾病转化时。单纯血清 IgM 水平升高不是本病的治疗指征。若血细胞减少考虑是自身免疫性因素所致,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若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则针对原发病治疗。

2.治疗选择  对于有治疗指征的患者,首先推荐纳入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无合适临床试验时,主要依据患者年龄、主要症状、合并疾病、治疗意愿、MYD88/CXCR4 突变状况等选择治疗方案(见表 85-1)。

85-1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方案 

伴有症状性高黏滞血症的患者,建议先行血浆置换 23 次,后续以系统治疗。避免直接应用利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特别是 IgM 大于 40 g/L 时。以免疫相关的血细胞减少或器官肿大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首选含利妥昔单抗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如 BR 方案或 RCD 方案,可以较快降低肿瘤负荷。伴有 IgM 相关的神经性病变患者,应避免使用有潜在神经毒性的药物如硼替佐米等,建议使用含利妥昔单抗或 BTK 抑制剂为主的方案治疗。

常规化疗复发患者仍然需要考虑是否具有治疗指征,无治疗指征的复发患者选择观察随访,有治疗指征的复发患者首选参加设计良好的临床试验。BTK 抑制剂治疗后复发进展的患者,应持续应用 BTK 抑制剂至接受其他挽救治疗。其治疗方案选择同初治方案,主要选择和既往治疗非交叉耐药的方案。对于一线治疗 3 年后复发的患者,可继续应用原一线方案,而 3 年内复发的患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案。ASCT WM 挽救治疗选择之一,对化疗仍敏感的复发患者,可考虑进行 ASCT,特别是规范治疗后首次缓解时间小于 2 年或难治性患者,且 BTK抑制剂充分治疗后进展或无效,推荐尽早进行 ASCT(≤2 次复发)。

 

诊疗流程(图 85-1,图 85-2

85-1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鉴别诊断流程图 

WM/LP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SMZL.脾边缘区淋巴瘤; Mzl.边缘区淋巴瘤; fL.滤泡性淋巴瘤; BCLPD-U.不能分类的 B 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重度脾大:脾下缘超过脐水平线,或脾右侧最远端超过腹中线,或彩超示脾脏下缘超过肋缘下 6cm

 

85-2 初治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治疗推荐流程图


 

参考文献

[1]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中国华氏巨球蛋白血症工作组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 年版).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8):624-630.

[2]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恶性血液病诊疗指南(2023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