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WS/T 859-2025)

2025-9-19 20:19| 发布者: 享瑾美| 查看: 57|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新生儿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要求、监测要求和防控措施,适用于设有新生儿病区的医院。


6.2 一般性预防措施

6.2.1 医护人员应做好患儿入病区前的病史问诊和预检分诊,早产儿与足月儿、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与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分区收治,感染新生儿的隔离收治遵循 WS/T 311 的要求。

6.2.2 医护人员对新生儿的诊疗操作应有序进行,应按照“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疾病患儿”的原则进行,并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

6.2.3 新生儿暖箱中的诊疗操作应按照“先洁后污”的顺序进行。

6.2.4 采取接触预防措施的患儿,宜实施分组护理或专人护理。

6.2.5 对急救患儿采取“先抢救-后分区”的方式,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6.2.6 新生儿病区的物体表面和地面的清洁消毒,应根据病区布局分区采取不同的清洁与消毒方法,并遵循 WS/T 367 WS/T 512 的要求。

6.2.7 隔离治疗中的新生儿不宜探视。

 

6.3 经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疾病的防控措施

6.3.1 新生儿病区保持空气流通,宜具备开窗通风的条件。

6.3.2 新生儿抽血、输液及穿刺等诊疗操作相关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6.3.3 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诊疗操作时应遵循标准预防原则和措施。

6.3.4 经新生儿皮肤黏膜(含口腔黏膜)途径感染的防控措施:

a)如无禁忌症,应每日按正确操作流程进行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口腔护理;

b)新生儿皮肤黏膜(含口腔)护理的用品应专人专用,且一用一丢弃;

c)不应使用洗必泰或碘酊进行新生儿皮肤消毒;

d)应保持血管穿刺点局部皮肤的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6.3.5 依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文件的要求,非隔离区住院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如奶瓶奶嘴、纸尿裤、一次性床垫等)按生活垃圾处理,隔离区住院患儿使用后的物品(如奶瓶奶嘴、纸尿裤、一次性床垫等)按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处理。

6.3.6 使用中的新生儿暖箱,内表面每日用清水湿式擦拭,不应使用消毒剂擦拭;外表面用合适的消毒剂擦拭 30min 后再用清水擦拭,每周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新生儿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暖箱的消毒方法参见附录 A

6.3.7 新生儿转运暖箱应一人一用一清洁消毒。

6.3.8 无禁忌症的新生儿,宜及时完成疫苗接种。

 

6.4 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及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

6.4.1 新生儿诊疗应遵循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原则,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6.4.2 使用抗感染药物前应根据国家规范进行病原学送检,并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

6.4.3 新生儿经验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时,宜根据新生儿的病理生理特点选择药物。

6.4.4 血培养结果阴性且患儿无感染中毒症状时,宜结合临床评估,停止静脉使用抗感染药物。

6.4.5 新生儿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防控措施应遵循 WS/T 509 的要求。

 

6.5 器械相关感染的防控措施

6.5.1 新生儿病区使用的器械及耗材应符合国家相应的管理要求,且符合新生儿生理特点。

6.5.2 新生儿深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宜遵循《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防控指南》的要求,具体参见附录 B

6.5.3 医护人员应掌握新生儿的 PICC/UVC 置入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并记录,遵循尽早拔管的原则。

6.5.4 从事新生儿 PICC/UVC 操作、维护的人员应固定。

6.5.5 PICC/UVC 置入和维护过程应使用核查表,严格落实集束化管理措施并记录。

6.5.6 对气管插管的患儿应严格落实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集束化控制措施并记录,复用呼吸机管路的清洗消毒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

6.5.7 可使用一次性呼吸机管路。

6.5.8 重复使用的吸痰瓶应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后备用;一次性使用的吸痰瓶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书。

6.5.9 新生儿病区床旁手术、腰椎/骨髓/心包/腹腔穿刺等操作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达到灭菌要求。

6.5.10 留置胃管和留置导尿管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应遵循 WS/T 509 的要求。

 

6.6 环境的清洁消毒

6.6.1 新生儿病区空气净化应遵循 WS/T 368WS/T 509 的要求。

6.6.2 新生儿病区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WS/T 512 的要求;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应遵循 WS/T 367的要求。

6.6.3 被患儿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的物体表面与地面,应随时清洁与消毒。

 

6.7 沐浴的管理

6.7.1 新生儿病区内应设有沐浴间(区),沐浴操作区域应明亮、温度适宜,面积应满足新生儿沐浴的需要。

6.7.2 新生儿沐浴间(区)应保持清洁,沐浴池应与洗手池分开设置,专池专用,定期消毒。拆褓台和打褓台应分开设置。

6.7.3 应评估新生儿病情,采取适宜的沐浴方式,如淋浴、床边擦浴或盆浴。

6.7.4 沐浴时按照“先非感染性-后感染性疾病患儿”的顺序进行,并应分池沐浴或使用一次性沐浴盆套。

6.7.5 沐浴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

6.7.6 沐浴池用后应清洁并消毒。

 

6.8 配奶和人乳库的管理

6.8.1 配奶间应通风良好,面积应满足配奶及相关工作的需要。

6.8.2 配备专用配奶用具,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备用。

6.8.3 宜使用一次性的消毒奶具,且为消毒合格产品。

6.8.4 使用复用奶具的,奶具的清洗消毒与存放应遵循 WS/T 367 的要求。

6.8.5 配制奶制品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清洁操作,防止污染和交叉传染。

6.8.6 人乳库应由专人管理。

6.8.7 应按无菌操作要求收集、储存和运送人乳。

6.8.8 应对家长进行人乳采集、保存,吸奶器清洁消毒的正确方法,手卫生等的健康宣教。

6.8.9 乳制品的保存应使用专用冰箱,冰箱应定期进行清洁与消毒并记录。

6.8.10 冷冻后的人乳在复温时,宜使用恒温水浴箱。

6.8.11 收集人乳的储奶袋开口应避免接触水浴箱内的水,剪开储奶袋的剪刀应一用一清洁并每日消毒。

 

6.9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在遵循以上措施的基础上,还应遵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