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数字化技术专用)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 ...

2022-2-28 19:47| 发布者: 中医天地| 查看: 1621| 评论: 0

摘要: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PET/CT产品数字化技术相关的要求,该产品按照《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产品属于目录06医用成像器械,一级产品类别为17组合功能融合成像器械,二级产品类别为02正电子发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按 ...


5.物试验相关的要求

申请人在产品研制过程中可参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确认是否需要进行动物试验。开展动物试验时需参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二部分:实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相关要求。

通常对于没有PET/CT产品研发经验的全新制造商,在研制第一款PET/CT产品时可以考虑动物试验进行验证。另外,研制产品和已上市同类产品相比发生重大变化时,如:设备采用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属于全新设备,国内市场上没有与之类似的上市设备;设备采用了新的关键器件,该器件具有全新的技术特性,其对设备的应用和操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获得的影像质量也有很大区别;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临床应用领域等情况,可以考虑动物试验进行验证。

动物试验可作为模体实验的补充,例如多床拼接性能的验证、新算法图像质量的验证、延时成像、动态成像等功能的验证资料。提供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时,可作为研究资料的支持性文件。

5.1总体要求

PET/CT产品的动物试验可以从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三方面进行验证。(1)可行性:通常可行性研究是对产品设计合理性、可操作性、可用性等方面进行的整体确认,动物试验可用于PET/CT产品系统整体可行性验证。(2)有效性:设计合理的动物试验可支持产品的有效性(包括性能和功能),如验证PET/CT产品的图像质量、临床工作流程等。(3)安全性:通过动物试验可以识别非预期的风险,识别产品设计是否有缺陷,试验过程中是否有新的引入风险,必要时对产品进行完善和改进,采取进一步的风险控制措施。实验目的有时无法严格划分界限,一项动物试验可能同时对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5.2差异分析

动物与人体之间,在PET/CT产品验证时存在差异,采用动物试验评估PET/CT的性能和功能时,可先对动物模型、评价指标等与人体的差异性、相似性等进行分析,可利用已有文献信息、前代产品的研究资料等。

5.3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选择动物时,应考虑与人体的相似性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适宜的实验动物。

例如,在PET/CT系统整机的验证上,考虑到更充分地模拟人体扫描场景,考虑多床位扫描,建议动物类型上优先考虑体型较大的动物,如选用猪进行系统验证。而在验证系统的图像质量时,动物体型越小,对设备分辨率、灵敏度等要求更高,越小的动物越能显示系统图像质量的优越性。

5.4实验动物的数量

对于PET/CT产品验证的动物试验,考虑到动物试验作为模体实验的补充,或人体临床试验之前产品可行性验证、安全有效验证的补充,对实验动物的数量一般不做要求。

5.5试验过程的记录

试验过程中应完整记录整个试验过程中所有原始信息资料,包括完整的过程记录、照片/影像资料等。并按照评价要求对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评价结论。考虑动物的解剖结构、生理特征和人体有差异,需要由有相关动物试验经验的人员对图像进行解读。

6.稳定性和可靠性研究

6.1使用稳定性

参照《有源医疗器械使用期限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提供整机系统的使用期限分析验证资料。对于某些部件,应单独确定其使用期限。该期限可以与整机相同,也可不同。这些部件包括但不限于:需定期更换的部件、光学/辐射敏感部件、机械磨损部件等(如PET探测器、SiPM探测器、机架、患者支撑装置、X射线管组件、X射线探测器、高压发生器、限束器、其他电气部件等)。

提供使用稳定性/可靠性研究资料,证明在生产企业规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次数内,在正常使用、维护和校准(如适用)情况下,产品的性能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6.2运输稳定性

提供运输稳定性和包装研究资料,证明在生产企业规定的运输条件下,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例如:震动、振动、温度和湿度的波动)不会对医疗器械的特性和性能,包括完整性和清洁度,造成不利影响。

四、参考文献

[1]《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5年第14号)

[2]《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网络安全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通告2017年第13号)

[3]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

[4]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第二部分:实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

[5]NEMA NU2-2018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s

[6]YY/T 0829-2011 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

[7]GB/T 18988.1-2013 放射性核素成像设备 性能和试验规则 第1部分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装置

[8]YY/T 0310-2015 X射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五、术语

相关标准、原指南中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单事件:单个γ射线被探测器探测后得到的能量、位置和时间信息的组合。

2.光电倍增管(Photo Multiplier Tube,简称PMT):将光子转换为电子并进行倍增放大的真空管光电转换器件。

3.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简称APD):将光子转换为电子并以雪崩模式进行放大的半导体光电转换器件。

4.硅光电倍增器件(Silicon Photomultiplier,简称SiPM):由工作在盖革模式的雪崩二极管阵列组成的光电探测器件。

5.光电转换器:把γ射线产生的闪烁光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6.模拟信号处理单元:对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定时甄别等处理的模拟电路的组合。

7.探测器模块: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件及相应信号处理单元封装在一起组成的物理实体模块。通常是可更换的最小探测单元模块。

8.模拟探测器模块:把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和后续电路封装成一体的最小单元,其输出为模拟信号。

注:对于集成度较低的PMT探测器和部分SiPM探测器,探测器模块由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件和模拟处理电路组成,输出为模拟信号。

9.数字探测器模块:把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和后续电路封装成一体的最小单元,其输出为数字信号。

注:对于集成度较高的SiPM探测器,探测器模块通常由闪烁晶体、光电转换器件、数字化单元(ASIC电路或FPGA)组成,输出为数字信号。

10.晶体环数:PET探测系统沿FOV轴向排列的晶体的数量。

六、编写单位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附录1、3、4直接点击在线阅读):

    1. PET数字化技术

2.规格参数表

3.能量分辨率测试方法

4.SUV值准确性测试方法

5.核心算法描述举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相关阅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13 Comsenz Inc. Designed by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