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关于发布《晚期胃癌新药临床 试验设计指导原则》的通告(2025年第13号)
晚期胃癌是抗肿瘤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胃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随着生物分子检测等技术的革新,胃癌的分子分型成为胃癌诊断的重要内容,根据其不同的基因特征,胃癌的治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对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带来了挑战。药审中心组织撰写了《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见附件)。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关于印发药品技术指导原则发布程序的通知》(药监综药管〔2020〕9号)要求,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同意,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附件:晚期胃癌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 2025年2月7日
目 录 一、背景.....................................................................................................3 二、胃癌的生物标志物.............................................................................4 (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5 (二)其他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7 (三)联合应用生物标志物..............................................................
8 三、探索性临床试验设计.........................................................................9 (一)人群选择...................................................................................9 (二)研究设计.................................................................................10 (三)联合用药.................................................................................12 (四)研究终点.................................................................................13 四、关键注册试验设计...........................................................................13 (一)入组人群.................................................................................14 (二)随机对照的研究设计............................................................
14 (三)单臂研究设计.........................................................................16 (四)研究终点.................................................................................16 五、结语...................................................................................................17
一、背景 胃癌(Gastric cancer,GC)是我国高发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分别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 5 位和第 3 位[1] 。根据 GLOBOCAN 2022 年的数据,我国胃癌新发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 37%,死亡病例数占全球总数的 39% [2]。超过 30-4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阶段,晚期胃癌的 5 年总生存率约为 5-20%[3],改善生存状态一直是晚期胃癌重要的治疗目标。 由于胃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因此随着多组学检测技术等的进步,胃癌的分子分型也成为胃癌诊断的重要内容,根据其不同的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特征,胃癌的治疗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对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带来了挑战。研究者和申请人都希望通过合理的替代指标和创新的试验设计来支持新药注册,包括替代终点、中间临床终点和其他创新终点的试验设计。 现有的指导原则内容尚不能涵盖和专门针对晚期胃癌的临床试验设计和研究终点的选择与考虑,本文旨在阐述当前晚期胃癌临床试验的一般性设计与审评考虑,期望为抗肿瘤药物研发人员在晚期胃癌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方面提供参考,以提高研发效率,使患者早日获益。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支持晚期胃癌适应症注册的临床试验设计及其终点选择。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抗肿瘤药物试验设计同样应遵循临床试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包括但不限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Harmonization,ICH)所发布的 E81、E92、E103和 E174等指导原则,以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ational MedicalProducts Administration,NMPA)已发布的《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终点技术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统计设计指导原则》、《抗肿瘤药联合治疗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生物标志物在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中应用的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内容。 【1 E8 《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Trials》 2 E9 《Statistical Principles for Clinical
Trials》 3 E10《Choice of Control Group in Clinical
Trials》 4 E17《Muti-Regional Clinical Trials》】 本指导原则所涉及的观点代表当前 NMPA 对晚期胃癌临床试验设计和终点选择的审评认识,不能涵盖在抗肿瘤新药研发中遇到的所有情况,鼓励研发人员探索科学创新的终点和试验设计,并及时与 NMPA 的审评部门沟通和交流。
二、胃癌的生物标志物 在生物标志物指导下,采用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相应的生物标志物阳性的晚期胃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何在生物标志物的指导下进行精准治疗,是目前晚期胃癌新药研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常用的生物标志物 1.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 2,HER2) HER2 是晚期胃癌一线治疗中首先获得的一个分子标志物,也是胃癌治疗的重要靶点,中国胃癌患者中的 HER-2表达阳性率约为 12-13%[4],HER-2 状态可预测晚期胃癌患者对
HER-2 靶向治疗的反应。随着靶向 HER-2 靶点的曲妥珠单抗的诞生,对这类患者的研究日益深入,已证实该治疗能够给 HER-2 阳性晚期胃癌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同时在曲妥珠单抗的基础上,已经和正在进行多种抗 HER-2 单药或联合应用的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