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神经发育毒性试验(GB15193.30—2025)

2025-11-21 22:17| 发布者: 国正行| 查看: 70|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神经发育毒性的基本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适用于评价受试物的神经发育毒性作用。神经发育毒性指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暴露于受试物后引起的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改变,这种改变可以发生在生命周期的任何阶 ...



6 观察指标

6.1 一般毒性检测

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束测定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指标测定推荐指标为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至少分三类)、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如果对血液系统有影响,应加测网织红细胞、骨髓涂片细胞学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应空腹采血。测定指标应包括电解质平衡、糖、脂和蛋白质代谢、肝(细胞、胆管)肾功能等方面。至少包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尿素(Urea)、肌酐(Cr)、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氯、钾、钠指标。必要时可检测钙、磷、尿酸(UA)、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山梨醇脱氢酶、高铁血红蛋白、激素等指标。应根据受试物的毒作用特点或构效关系增加检测内容。

6.2 F0代动物临床观察

所有 F0代动物的健康状况至少每天观察1次,包括发病和死亡情况。除此之外,在受试物给予期和观察期应定期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妊娠受试物给予期和哺乳受试物给予期至少分别观察2),每个剂量组至少观察10只妊娠和哺乳期动物。盲法观察动物,减少动物应激与观测偏倚,同项研究做到专人专项。观察记录中毒体征,体征包括:被毛、皮肤、眼球、黏膜、分泌物,以及自主神经活动变化(如流泪、毛发直立、呼吸异常如张嘴呼吸、瞳孔大小异常和排便排尿异常等)。观察记录其他体位、活动水平(如探索活动改变)和运动协调等异常反应。记录异常步态(如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姿势(如弓形背)、对触摸或环境变化的反应、痉挛或强直性运动、抽搐、震颤、呆滞、怪异行为(如啃咬、过度梳理毛发、头部异常活动、重复转圈、自残、后退和怪叫)或攻击性行为等。记录中毒体征的起始日期、时间、程度和持续时间。

在临近分娩或分娩当日以及断乳(PND21)时应记录 F0代动物体重。在妊娠期和哺乳期,记录每周的饲料消耗量。通过饮水受试物给予的 F0代动物每周记录饮水量。记录 F0代动物体重变化,染毒期每周至少记录体重1次,经灌胃给予时实验动物每周至少称重2次。

6.3 F1代动物临床观察

6.3.1 F1代动物临床观察要求

所有 F1代动物的健康状况至少每天观察1次,包括发病和死亡情况。在受试物给予期和观察期,应对 F1代动物进行详细的临床观察,观察及记录要求同6.2

6.3.2 F1代动物体格发育指标

根据表4记录体重,观察发育指标变化。根据预期效果和前期测量结果,可在其他发育期多次测量F1代动物体格发育指标。断乳后2d内不做测试,相关指标可提前检测。

4 体格发育和神经行为检测频率和时间点

检测指标

年龄阶段

断乳前(PND<21)

青春期(PND22~30)

初成年期(PND60~70)

身体发育指标

 

体重和临床观察

每周

每周

每周

脑质量

PND11~22

试验结束

神经病理、其他组织脏器毒性

PND22

试验结束

性成熟

每日观察

记录确切日期

其他发育指标

每日观察

记录确切日期

神经行为终点

个体行为发育

2

运动能力

2

1

运动和感觉功能

1

1

学习和记忆

1

1

 

记录 F1代动物存活数量,根据肛门与生殖器间距区分性别,F1代动物于出生后逐一称量体重,以阴道开放或包皮分离情况评估性成熟,确定周龄并记录体重。

6.3.3 F1代动物个体行为发育

F1代动物发育至断乳前(PND<21)每窝每性别至少选取1只动物进行个体行为发育测试,测试始终使用同一只 F1代动物,不同指标的测试间隔时间一致。评价个体行为发育的方法包括:平面翻正反射、负趋地性和自主行为。

6.3.4 F1代动物运动能力

断乳前和初成年期(PND60~70)F1代动物进行运动能力观察。断乳时运动能力试验原则参见6.3.1第一段。始终使用同一只 F1代动物评价个体运动能力发育。可在3个或更多时间段( PND13PND17 PND21)F1代动物进行测试,以全面评价F1代动物运动能力。在初成年期试验结束前,选择同一只或同窝动物测试运动能力,必要时增加测试天数。选择能准确检测动物活动情况的自主活动记录仪。减少周围环境对动物的干扰,能够干扰行为测试(包括运动能力)的因素包括:噪声、温度、笼具大小和形状、相对湿度、光线、气味、饲养笼和测试笼的使用,以及环境对注意力的干扰。

6.3.5 F1代动物运动和感觉功能

F1代动物在青春期和初成年期至少分别进行1次运动和感觉功能测试。断乳时运动和感觉功能试验原则参见6.3.1第一段。根据所选择方案(1或表2或表3)对样本量的要求测试感觉功能(躯体感觉和前庭功能)和运动功能(力量和协调性)。运动与感觉测试方法包括:后肢撑力、翻正反射、听觉惊吓反应。要以足够的样本量进行充分的感觉功能(躯体感觉和前庭功能)和运动功能(力量和协调性)测试。

6.3.6 F1代动物学习和记忆测试

F1代动物在青春期(PND22~30)和初成年期开展学习和记忆测试。断乳时学习和记忆测试原则参见6.3.1第一段。这两个发育时期的测试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测试设计应符合以下两个准则:第一,在多个阶段,选择可多次重复测量的方法,能够反映出学习和记忆能力的提高,第二,试验应包含对大鼠记忆(短期或长期)能力测试,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要联合进行。必要时可考虑附加试验,以排除基于动物感觉、动机和运动能力变化所引起的干扰。除上述两准则外,可参考同类受试物学习和记忆测试的试验方法。符合上述两项准则的试验包括:避暗试验、Morris水迷宫、跳台试验、穿梭箱试验(双向回避试验)等。

 

7 病理学检查

7.1 大体解剖

F1代动物断乳后,处死 F0代动物,并进行大体解剖和脏器系数的检测。评估 PND11~22F1代动物的神经病理学。试验结束时(PND60~70),评估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周围神经系统(PNS)组织病理学。PND22及以下的 F1代动物经灌注固定后取材,或处死动物后取材浸泡固定。试验结束时,F1(PND60~70)经灌注固定后取材。采取均衡设计原则准备动物组织样本(如对动物进行灌注固定、大体解剖、标本处理以及染色等),保证每个批次的操作都含有来自各个剂量组的代表性样品。

7.2 F1代动物组织样本处理

组织样本需包括神经系统主要区域。取材过程遵从病理学取材标准,组织标本浸泡于固定液中,标本固定时长要一致。石蜡包埋是 CNS PNS组织包埋的最常见方法。使用适当的包埋技术(如当外周神经组织有可疑病变需要进行形态学分析时)使样本在高分辨率镜下观察更清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