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阅

方剂学

利水渗湿剂●五苓散 《伤寒论》
第三节 利水渗湿剂 利水渗湿剂,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水肿、泄泻等。代表方如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等。 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9g)泽泻一两六铢(15g) 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 ...
2019-12-2 13:37
清热祛湿剂●二妙散 《丹溪心法》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 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二药等分,研细末和匀,每次3~6g;或制成丸剂,每次6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
2019-12-2 13:36
清热祛湿剂●当归拈痛汤(拈痛汤) 《医学启源》
当归拈痛汤(又名拈痛汤) 《医学启源》 【组成】羌活半两(15g)防风三钱(9g) 升麻一钱(3g)葛根二钱(6g)白术一钱(3g) 苍术三钱(9g) 当归身三钱(9g)人参二钱(6g)甘草五钱(15g)苦参酒浸,二钱(6g)黄芩炒,一钱(3g)知母酒洗, ...
2019-12-2 13:36
清热祛湿剂●连朴饮 《霍乱论》
连朴饮 《霍乱论》 【组成】制厚朴二钱(6g)川连姜汁炒 石菖蒲 制半夏各一钱(各3g)香豉炒 焦栀各三钱(各9g)芦根二两(60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湿热霍乱。胸脘痞闷,恶心呕吐,口 ...
2019-12-2 13:35
清热祛湿剂●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15g)淡黄芩十两(10g)绵茵陈十一两(11g)石菖蒲六两(6g)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各5g)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各4g) 【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 ...
2019-12-2 13:34
清热祛湿剂●三仁汤 《温病条辨》
三仁汤 《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15g) 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 厚朴二钱(6g) 生薏苡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 ...
2019-12-2 13:30
清热祛湿剂●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9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人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 ...
2019-12-2 13:29
清热祛湿剂●茵陈蒿汤 《伤寒论》
第二节 清热祛湿剂 清热祛湿剂,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蕴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病证。代表方如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等。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茵陈六两(18g ...
2019-12-2 13:29
化湿和胃剂●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各3g)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各6g)藿香去土,三两(9g)甘草炙,二两半(6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 ...
2019-12-2 13:28
化湿和胃剂●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第一节 化湿和胃剂 化湿和胃剂,适用于湿邪中阻,脾胃失和证。代表方如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g) 陈橘皮 ...
2019-12-2 13:28
祛湿剂
第十六章 祛湿剂 凡以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为祛湿剂。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所胜……以苦燥之,以淡泄之”,以及《素问·汤液醪醴论》“洁净府”的原则立法,属于 ...
2019-12-2 13:26
滋润内燥剂●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组成】熟地 生地 归身各三钱(各9) 白芍 甘草各一钱(各3g) 桔梗 玄参各八分(各3g)贝母 麦冬 百合各一钱半(各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润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 ...
2019-12-2 13:23
滋润内燥剂●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大生地二钱(6g)麦门冬一钱二分(4g)生甘草五分(2g)元参钱半(5g)贝母去心,八分(3g) 丹皮八分(3g) 薄荷五分(2g)炒白芍八分(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 ...
2019-12-2 13:23
补阴剂●益胃汤 《温病条辨》
益胃汤 《温病条辨》 【组成】沙参三钱(9g)麦冬五钱(15g)冰糖一钱(3g)细生地五钱(15g)玉竹炒香,一钱五分(4.5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渣再煮一杯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功用】养阴益胃。 【主治】 ...
2019-12-2 13:22
滋润内燥剂●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第二节 滋润内燥剂 滋润内燥剂,适用于脏腑津液不足之内燥证。代表方如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百合固金汤等。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七升(42g)半夏一升(6g)人参三两(9g)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6g)大 ...
2019-12-2 13:22

相关分类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