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508—2025 医疗机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基本要求,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分拣与储存操作要求,洗涤、消毒的原则与方法,清洁织物卫生质量要求,资料管理与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构和为医疗机构提供医用织物洗涤服务的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7573 纺织品 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GB/T 7918.5 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 金黄色葡萄球菌 GB 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1846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GB 27953 疫源地消毒剂通用要求 GB/T 42067 水溶性生物降解医用织物包装膜袋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标准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 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医用织物 medical textile 医疗机构内可重复使用的纺织品。 3.2感染性织物 infected textile 医疗机构内被隔离的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患者使用或接触后,或者被患者体液(血液、组织液等)、分泌物(不包括汗液)和排泄物等污染,具有潜在生物污染风险的医用织物。 3.3清洁织物 clean textile 经洗涤、消毒等处理后,外观洁净、干燥的医用织物。 3.4分拣 sorting 在洗涤消毒作业场所污染区内,对使用后的非感染性织物按使用对象、使用功能、洗涤消毒工艺和受污染程度等需求进行清点分类的操作过程。 3.5洗涤消毒作业场所 washing and disinfection workplace 医疗机构或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内专门洗涤消毒医用织物的场所。 3.6织物周转库房 textiles turnover warehouse 医疗机构内设置的,与本机构规模、任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的,洁污分开,用于接收使用后医用织物和发放清洁织物的场所。 3.7清洁区 clean area 用于经洗涤消毒后医用织物的烘干与整理、储存/暂存、发放的区域或场所。 3.8污染区 contaminated area 用于使用后医用织物的接收、暂存、分拣、洗涤、消毒的区域或场所。 3.9卫生隔离式洗涤设备 health isolated mode washing equipment 利用隔离技术,将双门洗涤设备安装在污染区与清洁区之间,使洗涤物由位于污染区一侧的舱门装入,洗涤完毕后从位于清洁区一侧的舱门取出的专用洗涤设备。 3.10完全隔离屏障 complete isolation barrier 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作业场所或暂存空间的污染区(域)与清洁区(域)之间设置的全封闭式、实质性隔断,除开设通道门供人员进出和物品由污到洁运送外,两区(域)之间空气不能对流。 3.11部分隔离屏障 partial isolation barrier 在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作业场所清洁区内设置的半封闭式隔断,高度与宽度适应操作需要,空间空气可以对流。 3.12水溶性包装袋 water soluble bag 以高分子、多聚糖等为原材料,具有防透水和在特定温度水中自行分裂、溶解特性,用于盛装感染性织物,具有两层双密闭加强防护结构,并印有生物危害警告标志的一次性专用包装袋。 4 基本要求 4.1 管理要求 4.1.1 医疗机构管理 4.1.1.1 应明确负责医用织物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将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纳入本机构质量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认真落实。 4.1.1.2 应定期对本机构以及为本机构提供服务的医用织物洗涤消毒从业人员开展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 4.1.1.3 患者使用的医用织物应一人一用一洗涤、消毒;医务人员使用的医用织物(如工作服、值班室床上用品等)应每周洗涤、消毒不少于 1 次;病床隔帘、病房窗帘,枕芯、被芯(被褥)、床垫应定期洗涤、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洗涤、消毒。保洁人员使用后织物的洗涤、消毒可参照医务人员的医用织物执行。 4.1.1.4 宜选择易于洗涤消毒的枕芯、被芯(被褥)、床垫;有条件的宜选择具有抗菌、防水、阻菌等功能性医用织物。 4.1.1.5 环境清洁使用的布巾、地巾应符合 WS/T 367 要求。 4.1.1.6 临床使用部门对被朊粒(朊病毒)、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其他传染病有明确规定的感染性织物应有相应标识。 4.1.1.7 若选择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应对其资质(包括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符合商务、生态环境、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管理规定)、管理制度(含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对医用织物运送、洗涤、消毒、整理操作流程等进行现场考察,开展风险评估、签订服务合同并明确双方的职责;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a) 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污染风险,如与感染性织物混洗等; b) 确立、评估与生物污染风险相关的关键控制点,如医用织物分类收集、运送、洗涤(温度与时间)、消毒环节和相关洗涤设备、人员、环境,以及清洁织物质量标准等; c) 对生物污染风险识别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 4.1.1.8 应与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建立医用织物交接与清洁织物卫生质量验收制度,及时向其反馈质量验收、评价及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求落实改进措施,并进行追踪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