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标准(GBZ/T 196—2025)

2025-9-23 20:10| 发布者: 享瑾美| 查看: 77|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依据、范围、内容、程序、方法、方案编制、报告编制和质量控制等,适用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


f) 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用文字及图表简要说明,列出建设项目全部工程范围及各子项名称和主要工程内容,必要时列出与职业病防护关系密切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包括:

1 生产装置: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2 辅助装置: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3 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燃气工程等内容;

4 总图运输: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内容;

5 对于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还应阐述工程依托或利旧的情况。

g) 生产制度:包括单班制及轮班制等,每日、每周生产作业时间分别以小时/日(h/d)、小时/周(h/w)为单位,同时说明全年作业天数。

h) 岗位设置及定员:包括生产作业岗位、辅助岗位的名称及人数(单独列出女工人数),管理岗位的名称及人数。有劳务派遣和(或)外委作业的,明确岗位名称及人数。

i)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工程总投资、职业病防治经费概算等。

10.2.3.2 选址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概况确定是否进行选址分析与评价。下列情况应进行建设项目的选址分析与评价。

a)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或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有害因素可能影响建设项目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

b) 建设项目未避开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的,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具体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

c) 建设项目未避开可能产生或存在危害健康的场所和设施,如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水、土壤可能已被原工业企业污染的地区时,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

d) 建设项目周边布置有不同卫生特征的工业企业时,应分析是否存在不同有害因素之间的交叉污染和联合作用。

10.2.3.3 总体布局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建设项目总体布局的分析与评价。

a) 总体布局包括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从建筑卫生学和相关的勘察规划设计等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厂区总平面布置的功能分区(生产区、非生产区、辅助生产区)、建(构)筑物位置、道路、卫生防护、绿化等内容,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在总平面布置图和竖向布置图中标出可能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的位置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

b) 依据工程分析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与评价结果,对照 GBZ 1 GB 50187 等相关标准要求,分析与评价拟采取的总体布局的符合性。

10.2.3.4 产品及原辅材料分析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建设项目的产品、原料、辅料等的分析。

a) 列出生产装置、辅助装置以及公用工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用量、形态及成分分析,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形态,以及物料储运情况。

b) 参考物质安全数据说明书,必要时开展成分定性分析,依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并标明依据。

10.2.3.5 生产工艺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并分析建设项目工艺原理、工艺过程等,识别建设项目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用框图表示工艺流程,标出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相应位置。依据 GBZ 1GB 5083 GB/T 12801 等相关标准,评价生产工艺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符合性。

10.2.3.6 生产设备及布局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并分析建设项目主要生产设备(包括生产装置/设备、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生产设备)的名称、数量、规格、参数及布局,识别建设项目生产设备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据 GBZ 1GB 5083 GB/T 12801 等相关标准,评价生产设备及布局的符合性和合理性。

10.2.3.7 建筑卫生学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并分析建设项目的供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墙体、墙面和地面建筑材料等建筑卫生学内容。依据 GBZ 1GB 5083GB/T12801GB 50019GB 50033GB/T 50034 GB 50073 等相关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建筑卫生学的符合性。

10.2.3.8 辅助用室分析与评价

在分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描述并分析建设项目的辅助用室,包括车间卫生用室(浴室、更/存衣室、盥洗室以及在特殊作业、工种或岗位设置的洗衣室)、生活用室(休息室、就餐场所、厕所)、妇女卫生室等;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的结果,确定不同车间的车间卫生特征等级。依据 GBZ 1 GB 50187 等相关标准,评价建设项目辅助用室的符合性。

10.2.4 类比企业(项目)调查与分析

采用类比法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报告设置本章节。内容包括:类比企业(项目)的可比性分析;类比调查和检测结果,包括类比企业(项目)的职业病防护及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各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及接触水平、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情况等,以及资料不确定度评估;在汇总分析类比调查与类比检测资料的基础上,汇总经验并提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10.2.5 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分析

10.2.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原辅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工程分析的基础上,按评价单元识别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来源,明确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种(岗位)及其工作地点、作业内容与方式、接触时间与频度,以及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侵入途径等。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还应对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他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识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