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健康效应分析 描述并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理化性质、健康影响、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和职业接触限值。无国内职业接触限值的可以列出国外相关限值或半数致死量等毒理学资料。建设项目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的,列出相关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标准、治疗和预防措施等信息。 10.2.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程度分析 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分析建设项目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情况,分析建设项目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暴露情况及预期接触水平。对照 GBZ 2.1 和 GBZ 2.2 等标准,评价建设项目各类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种(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的符合性。对没有检测数据资料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可根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推测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期接触水平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10.2.6 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与评价 按评价单元分别列出拟采取的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防暑、防寒、防潮、防非电离辐射和防生物因素等职业病防护设施。依据 GBZ 1、GBZ/T 194、GB/T 16758 和 GB/T
50087 等相关标准,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符合性和合理性。 10.2.7 应急救援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描述并分析拟采取的应急救援措施,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人员、应急救援设施(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报警装置、事故通风设施、风向标等)、应急救援制度、应急救援预案等。依据 GBZ 1、GBZ/T 223、GBZ/T 205和 GB/T
38144 等相关标准,评价应急救援措施的符合性和合理性。 10.2.8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分析与评价 按工种(岗位)和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列出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主要包括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防暑、防寒、防潮、防辐射和防生物因素等。依据 GB 39800、GB/T 18664、GB/T 23466 和 GBZ/T 195
等相关标准,评价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符合性和合理性。 10.2.9 职业卫生管理的分析与评价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
GBZ 1、GBZ 158、GBZ 188 和 GBZ/T 225 等相关标准,分析与评价职业卫生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档案、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及评价、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培训、职业病危害告知、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等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的符合性。其中,职业病防治经费概算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教育、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等费用,以及总额及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等内容。 10.2.10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分析 在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或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及防护措施等分析的基础上,依据职业病危害的特征、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数和职业病危害严重程度,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作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和管理的重点。 10.2.11 职业病防治措施的补充建议 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措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补充建议,作为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参考依据。 10.2.12 结论与建议 汇总建设项目工程分析、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应急救援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等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预测工作场所、工种(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范围,判定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明确建设项目在采取了预评价报告提出的职业病防治措施补充建议后,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可行性。 10.2.13 预评价报告格式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格式见附录 D。 11 质量控制 11.1 评价能力评估 建设单位对承担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评价组能力进行评估。 11.2 资料审核评估 评价组对收集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评估。 11.3 方案审核 建设单位组织评价方案的审核。包括对评价范围、评价方法、职业卫生调查与检测方案、进度安排以及人员分工等内容的审核,以确保评价方案符合评价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 11.4 职业卫生调查 评价组严格按照评价方案开展调查,内容应全面、真实地反映被调查对象实际情况。使用受控的调查表开展调查。调查记录规范填写,并经被调查单位陪同人员确认。对调查记录内容做到当天审核,对缺失或存疑的内容要在次日及时补充与核实。所有调查获取的资料信息、记录表格等均按要求归档保存,以保证调查过程可溯源,并注意对获取的资料进行保密。 11.5 报告审核与评审 评价组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符合性、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做好记录;建设单位依据职业卫生相关规定组织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 11.6 档案 建设单位建立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档案,主要包括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获取的资料及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书面报告等。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按要求保存相关档案,以保证评价工作全过程均有据可查。评价报告的存档资料应同时保存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主要归档资料见附录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