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水肿。 1.评估和观察 (1)评估水肿的诱因、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患者的心理状态、伴随症状、治疗情况、既往史和个人史。 (2)评估生命体征、体重、颈静脉充盈程度,有无胸水征和腹水征,患者的营养状况、皮肤血供、张力变化等。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检验结果。 2.治疗原则 (1)针对水肿的原因进行治疗,停用或调整可能导致水肿的药物。 (2)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限制液体摄入量、改变体位、抬高肢体等。 3.护理要点 (1)抬高患者水肿部位。 (2)及时清洁皮肤,涂抹保湿乳霜。 (3)轻度水肿患者应适当限制活动,重度水肿患者需取适宜体位卧床休息。 (4)定时监测体重和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记录出入量及水肿部位围度。 (5)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根据病情摄入适当蛋白质。 (6)遵医嘱使用利尿剂等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7)为患者翻身时应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在水肿部位进行负重、穿刺、测量血压等操作。 (8)预防水肿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保持皮肤完整性。 4.注意事项 (1)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活动指导。 (2)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发生感染。
(八)发热。 1.评估和观察 (1)评估患者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 (2)评估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变化。 (3)了解患者相关检查检验结果。 2.治疗原则 (1)明确原因,控制原发病。 (2)以物理降温为主,谨慎使用退热药物。 (3)注意补充水分、热量和保持电解质平衡。 3.护理要点 (1)保持适宜的室温。 (2)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3)高热患者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使用药物降温。 (4)在降温过程中,保持皮肤干燥舒适,及时更换清洁的衣裤和床单。 (5)注意观察患者在降温过程中及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6)降温30分钟后复测患者体温。 4.注意事项 (1)低热时以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为主,中高热时适度使用退热药物,注意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2)高热或超高热可考虑冰帽、冰毯和/或冬眠疗法。
(九)厌食。 1.评估和观察 (1)评估有无影响患者进食的治疗、药物及环境因素等。 (2)评估患者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表现。 (3)评估患者日常饮食习惯、体能状况、运动情况、近期体重变化情况、心理状态等。 2.治疗原则 (1)根据病情、患者及家属的意愿选择适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如经口、鼻饲、胃空肠造瘘管饲或静脉营养等。 (2)可给予改善食欲的药物治疗。 (3)患有口腔疾病且具备干预条件的患者,可优先考虑治疗口腔疾病。 3.护理要点 (1)尊重患者意愿,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减轻因厌食引发的焦虑问题。 (2)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进食技巧。 4.注意事项 (1)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避免因营养支持对患者造成伤害。 (2)对于经口进食的患者,应注重食物的搭配与口感。
(十)口干。 1.评估和观察 (1)评估患者口唇和口腔黏膜的完整性,有无口腔不适(如干燥、烧灼感等)的症状。 (2)评估患者有无咀嚼困难、吞咽障碍或疼痛以及有无味觉改变等。 (3)评估引起患者口干的诱因,如口腔卫生状况、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水分摄入量等)、环境因素等。 2.治疗原则 (1)寻找口干的原因,包括疾病因素(如头颈部肿瘤、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自主神经病等)、药物因素(如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降压药、抗抑郁药、利尿剂、阿片类药物、抗菌药物等)、治疗因素等,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2)重视非药物治疗,如使用冰块、喷雾等。 (3)必要时采取药物治疗改善症状。 3.护理要点 (1)调整室内适宜温湿度,避免空气干燥。 (2)加强口腔护理。 (3)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含漱方法。 (4)鼓励患者少量多次饮水,优先选择冰水或矿泉水。 4.注意事项 避免粗暴的口腔护理操作(如强行剥脱血痂、表面覆膜等),警惕润滑液误吸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