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常见检查操作标准(WS/T 874—2025)

2025-10-22 22:14| 发布者: 医智宝| 查看: 121|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X射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的一般要求、检查前准备、检查流程和CT常见检查项目的技术要求、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影像质量要求,适用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 ...


7.5 盆腔(含下腹部)CT 平扫

7.5.1 成像技术要求

7.5.1.1 扫描体位:仰卧位,双臂上举,体位可根据临床需要或者强迫体位进行俯卧或者侧卧。

7.5.1.2 定位像及扫描范围:正位定位像,长度 350 mm。扫描范围从髂嵴至耻骨联合下缘。

7.5.1.3 扫描参数:固定管电流量和管电压 250 mAs/120 kVATVM 参考管电压 120 kVATCM 的质量水平 NI=810@5 mm 或者平均管电流量 220 mAsSFOV 35 cm50 cm,扫描时间≤10 s,机架旋转时间≤0.75 s,准直宽度≤40 mm

7.5.1.4 扫描方案:常规采用螺旋扫描方案。

7.5.1.5 图像重建:厚层层厚/间隔≤5 mm/5 mm,薄层层厚/间隔≤1.25 mm/1.25 mm,矩阵 512×512DFOV 30 cm42 cm,卷积核分别选择软组织算法。

7.5.1.6 窗口技术(窗宽/窗位):软组织窗 200 HU350 HU/30 HU50 HU

7.5.2 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

7.5.2.1 MPR:①冠状位,层厚/间隔≤5 mm/5 mm,从前往后显示完全盆腔和病变,用于显示膀胱、女性附件等部位的占位性病变;②矢状位,层厚/间隔≤5 mm/5 mm,平行于正中矢状面显示完全盆腔和病变,用于显示子宫、前列腺、直肠等部位的占位病变。

7.5.2.2 照相排版:4×6 分格或 5×6 分格,图像尽量放大充满分格。

7.5.3 影像质量要求

7.5.3.1 扫描范围和重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7.5.3.2 平扫图像各器官显示清晰,膀胱充盈良好。

7.5.3.3 没有运动伪影以及高衰减伪影。

7.5.4 注意事项

7.5.4.1 盆腔检查充盈膀胱可有利于膀胱周围各器官显示。

7.5.4.2 盆腔检查前一周内避免做钡餐等消化道造影检查,定位像如发现有肠道对比剂显影,应终止检查,等肠内容物排尽后方可再次检查。

 

7.6 颈椎(含间盘)CT 平扫

7.6.1 成像技术要求

7.6.1.1 扫描体位:仰卧位,双手放于身体两侧,双肩尽量向足侧下垂。

7.6.1.2 定位像及扫描范围:侧位定位像,长度 350 mm。螺旋扫描范围从外耳道向下扫描至胸锁关节下端层面。

7.6.1.3 扫描参数:固定管电流量和管电压 150 mAs/120 kVATVM 参考管电压 120 kVATCM 的质量水平 NI=810@3mm 或者平均管电流量 220 mAsSFOV 25 cm,扫描时间≤10 s,准直宽度≤40 mm

7.6.1.4 扫描方案:观察间盘时常规采用逐层扫描模式,其他采用螺旋扫描模式。逐层扫描时,应根据颈椎的曲度调整机架角度,使间盘扫描基线尽量平行于临近的椎体边缘。

7.6.1.5 图像重建:逐层扫描和螺旋扫描厚层图像的层厚/间隔≤3 mm/3 mm,薄层层厚/间隔≤0.625mm/0.625 mm,矩阵 512×512DFOV 18 cm,卷积核分别选择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

7.6.1.6 窗口技术(窗宽/窗位):软组织窗 350 HU400 HU/35 HU45 HU;骨窗 1200 HU1800 HU/350HU500 HU

7.6.2 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

7.6.2.1 MPR:螺旋扫描时重组①矢状位,层厚/间隔≤3 mm/3 mm,平行于颈椎椎体纵向。宜在横轴位进行计划线设置;②冠状位,层厚/间隔≤3 mm/3 mm,在矢状位上进行设置,平行于椎体。范围从前至后包括整个椎体;③椎间盘横轴位:层厚/间隔≤2 mm/2 mm,在矢状位上平行于 C2T1 椎间盘,逐个间盘重组,每个间盘 46 层,应显示完全上位椎弓根下缘至下位椎弓根上缘;观察椎体病变时,按椎体病变范围垂直于椎管重组。

7.6.2.2 MIP:①对于爆裂性骨折显示,可使用薄层 MIP,层厚 5 mm15 mm;②对于植入假体的显示,可使用 3DMIP 重组。

7.6.2.3 VR:多角度立体显示椎体三维情况,特别是骨折或者椎体变形的显示。

7.6.2.4 照相排版:4×6 分格或 5×6 分格,图像尽量放大充满分格。

7.6.3 影像质量要求

7.6.3.1 扫描范围和重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7.6.3.2 颈椎椎体以及相关骨性结构显示清晰。

7.6.3.3 没有运动伪影以及高衰减伪影。

7.6.4 注意事项

7.6.4.1 检查前嘱受检者检查时尽量避免吞咽动作,如果无法保证,可让受检者屏气后扫描。

7.6.4.2 肩部下垂可有效减少 C6C7 的图像显示的伪影。

7.6.4.3 矢状位 MPR 可在冠状位图像上重组,以避免颈椎歪斜使矢状位显示不标准。

7.6.4.4 颈椎曲度较大,且 CT 机架无法倾斜角度时,应使用螺旋扫描薄层图像重组获得颈椎间盘,以减少颈椎病变漏诊。

 

7.7 腰椎(含间盘)CT 平扫

7.7.1 成像技术要求

7.7.1.1 扫描体位:仰卧位,双臂上举,腿部垫高。

7.7.1.2 定位像及扫描范围:侧位定位像,长度 600 mm。扫描范围从第 11 胸椎椎体至第 2 骶骨。

7.7.1.3 扫描参数:固定管电流量和管电压 250 mAs/120 kVATVM 参考管电压 120 kVATCM 的质量水平 NI=810@5 mm 或者平均管电流量 220 mAsSFOV 35 cm50 cm,扫描时间≤10 s,准直宽度≤40 mm

7.7.1.4 扫描方案:观察间盘时常规采用逐层扫描模式,其他采用螺旋扫描模式。逐层扫描时,应根据腰椎的曲度调整机架角度,使间盘扫描基线尽量平行于临近的椎体边缘。

7.7.1.5 图像重建:厚层层厚/间隔≤5 mm/5 mm,薄层层厚/间隔≤1.25 mm/1.25 mm,矩阵 512×512DFOV 30 cm,卷积核分别选择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

7.7.1.6 窗口技术(窗宽/窗位):软组织窗 350 HU400 HU/35 HU45 HU;骨窗 1200 HU1800 HU/350HU500 HU

7.7.2 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

7.7.2.1 MPR:螺旋扫描时重组①矢状位,层厚/间隔≤3 mm/3 mm,平行于腰椎椎体纵向。可在横轴位进行计划线设置;②冠状位,层厚/间隔≤3 mm/3 mm,在矢状位上进行设置,平行于椎体。范围从前至后包括整个椎体。③椎间盘横轴位:层厚 3 mm5 mm,矢状位上平行于 L1L5 椎间盘,重组平面至少与相邻的一个椎体边缘平行,逐个间盘重组,每个间盘 68 层,应显示完全上位椎弓根下缘至下位椎弓根上缘;观察椎体病变时,按椎体病变范围垂直于椎管重组。

7.7.2.2 MIP:①对于爆破性骨折显示,可使用薄层 MIP,层厚 5 mm15 mm;②对于植入假体的显示,可使用 3DMIP 重组。

7.7.2.3 VR:多角度立体显示椎体三维情况,特别是骨折或者椎体变形的显示。

7.7.2.4 照相排版:4×6 分格或 5×6 分格,图像尽量放大充满分格。

7.7.3 影像质量要求

7.7.3.1 扫描范围和重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7.7.3.2 腰椎椎体以及相关骨性结构显示清晰。

7.7.3.3 没有运动伪影以及高衰减伪影。

7.7.4 注意事项

7.7.4.1 对于驼背或者侧弯严重的受检者,需要扫描正侧位双定位像,适当增大 DFOV,不丢失椎体边缘图像,使用螺旋扫描模式。

7.7.4.2 对于术后有金属支撑的腰椎,应使用金属伪影抑制方法或者能谱成像抑制金属伪影方法增加图像可观察的内容。

7.7.4.3 对于有椎体骨折的病例,使用高分辨骨算法进行重组以清晰显示骨折不连续情况。

7.7.4.4 腰椎曲度较大,且 CT 机架无法倾斜角度时,应使用螺旋扫描薄层图像重组获得腰椎间盘,以减少腰椎病变漏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