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 腕关节 CT 平扫 7.11.1 成像技术要求 7.11.1.1 扫描体位:俯卧位或仰卧位,拇指相对,上肢上举,长度 300 mm。受检者上举体位不耐受时,被动体位可选择上肢下垂,将腕关节置于体侧,宜尽量避免前臂长轴与人体长轴垂直,双腕扫描时双腕尽量合于身前。 7.11.1.2 定位像及扫描范围:正侧位双定位像,200 mm 长度。扫描范围从尺桡骨远端(5 cm~7 cm)至掌骨体。 7.11.1.3 扫描参数:固定管电流量和管电压 100 mAs/120 kV(上举位)、320 mAs/120 kV(下垂位);ATVM 参考管电压 120kV,ATCM 的质量水平
NI=10~11@3 mm 或者平均管电流量 120 mAs。上举位 SFOV 35cm,下垂位 SFOV 40 cm~50 cm,准直宽度≤40 mm。 7.11.1.4 扫描方案:常规采用螺旋扫描方案。 7.11.1.5 图像重建:厚层层厚/间隔≤3
mm/3 mm,薄层层厚/间隔≤0.625 mm/0.625
mm,矩阵 512×512,DFOV 20 cm,卷积核分别选择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 7.11.1.6 窗口技术(窗宽/窗位):软组织窗 200 HU~400 HU/25 HU~50 HU;骨窗 1800 HU~2200
HU/300HU~600 HU。 7.11.2 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 7.11.2.1 MPR:①横断位,层厚/间隔≤2 mm/2 mm,垂直尺桡骨长轴;从掌骨体至尺桡骨远端 1/3 处②矢状位,层厚/间隔≤2 mm/2 mm,平行尺桡骨长轴垂直于掌面,从掌骨体至尺桡骨远端 1/3 处;③冠状位,层厚/间隔≤1
mm/1 mm,平行尺桡骨长轴平行于掌面,从掌骨体至尺桡骨远端 1/3 处。 7.11.2.2 MIP:对于骨折显示,可使用薄层 MIP,层厚 5 mm~15 mm。 7.11.2.3 VR:立体显示腕骨三维情况,特别是骨折或者腕关节变形的显示。 7.11.2.4 照相排版:4×6 分格或 5×6 分格,图像尽量放大充满分格。 7.11.3 影像质量要求 7.11.3.1 扫描范围和重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7.11.3.2 清晰显示腕关节诸骨骨皮质、骨小梁、关节周围软组织。 7.11.3.3 没有运动伪影以及高衰减伪影。 7.11.4 注意事项 7.11.4.1 腕关节的 SFOV 小检查容易出现扫描野太小导致关节图像被切割,尽量将腕关节的位置放到靠近床板中心线,并使用双侧定位像进行定位。 7.11.4.2 尽可能采用上举位,辐射剂量低且伪影少,下垂位容易受呼吸影响,必要时屏气扫描。 7.11.4.3 腕关节均为较小骨骼组成,尽量采用设备的超高分辨扫描模式进行检查可提高空间分辨力。 7.11.4.4 当体位不标准时,需要通过图像处理重组获得腕关节横轴位的图像。 7.12 髋关节 CT 平扫 7.12.1 成像技术要求 7.12.1.1 扫描体位:仰卧位,双臂上举,双脚跟分开,双脚尖内旋 3°~5°。 7.12.1.2 定位像及扫描范围:正位定位像,长度 350 mm。扫描范围从髋臼上 3 cm~5 cm 至股骨中上1/3。 7.12.1.3 扫描参数:固定管电流量和管电压 220 mAs~250 mAs/120 kV~140 kV;ATVM 参考管电压120kV,ATCM
的质量水平 NI=10~11@3 mm 或者平均管电流量 160 mAs。SFOV 40 cm~50
cm,准直宽度≤40 mm。 7.12.1.4 扫描方案:常规采用螺旋扫描方案。 7.12.1.5 图像重建:厚层层厚/间隔≤3
mm/3 mm,薄层层厚/间隔≤0.625 mm/0.625
mm,矩阵 512×512,单侧 DFOV 18 cm,双侧 DFOV 40 cm,卷积核分别选择软组织算法和骨算法。 7.12.1.6 窗口技术(窗宽/窗位):软组织窗 350 HU~400 HU/35 HU~45 HU;骨窗 1800 HU~2200
HU/500HU~700 HU。 7.12.2 图像处理和照片打印 7.12.2.1 MPR:①冠状位,厚层层厚/间隔≤3 mm/3 mm,在横轴位上平行于股骨解剖冠状面,双侧可分开重组或者采用标准冠状位②斜矢状位,厚层层厚/间隔≤3 mm/3 mm,在冠状位上平行于股骨颈长轴。 7.12.2.2 MIP:①对于骨折显示,可使用薄层 MIP,层厚 5 mm~15 mm;②对于植入假体的显示,可使用 3DMIP 重组。 7.12.2.3 VR:多角度立体显示髋关节骨三维情况,特别是骨折或者受伤变形的显示。 7.12.2.4 照相排版:4×6 分格或 5×6 分格,图像尽量放大充满分格。 7.12.3 影像质量要求 7.12.3.1 扫描范围和重组图像符合临床诊断需求。 7.12.3.2 清晰显示髋关节诸骨骨皮质、骨小梁、关节周围软组织。 7.12.3.3 没有运动伪影以及高衰减伪影。 7.12.4 注意事项 7.12.4.1 外伤患者,应在患者耐受体位下行 CT 检查。 7.12.4.2 定位像可见金属植入物的,尽量选择金属伪影抑制方案进行扫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