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录 A
(资料性)
常用粉尘危害工程控制措施
A.1 表 A.1 和表 A.2 分别给出了常用粉尘危害工程控制措施和除尘净化措施。
表 A.1 常用粉尘危害工程控制措施
粉尘源头控制
|
密闭隔绝
|
封闭尘源是防控粉尘逸散的主要措施,常采用密闭罩封闭尘源。密闭罩分为整体密闭罩、局部密闭罩、大容积密闭罩等
|
物料破碎、切割、打磨、筛分,粉料运输、装卸等
|
湿式作业
|
利用水预先润湿作业对象,减少作业过程中的产尘量。常与润湿剂配合使用
|
湿式钻孔、湿式喷射混凝土、湿式破碎、水封爆破、煤层注水、湿式打磨、湿式切割、湿式研磨等
|
粉尘扩散控制
|
通风排尘
|
分为自然通风、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局部送风等形式
|
厂房车间、隧道、巷道等
|
喷雾降尘
|
向待控制区域扩散粉尘喷射微细水雾,与粉尘颗粒碰撞并结合,使尘粒湿润、增重,并从气流中沉降
|
采矿、冶金、建筑等行业的物料生产、存储、运输等
|
扬尘控制
|
化学抑尘
|
通过使用对固体颗粒物具有润湿、粘结、凝聚或吸水保湿作用的化学抑尘剂,在待控制区域表面形成一定厚度和弹性的薄壳,固定尘埃,减少扬尘逸散
|
粉料运输、料堆、路面等
|
喷洒/喷淋/喷雾
|
通过向待控制区域喷洒水,润湿区域内沉积的落尘,控制粉尘二次扬起
|
粉料运输、料堆、路面等
|
表 A.2 常用除尘净化措施
除尘净化
|
重力沉降室
|
结构简单、阻力低,处理含尘气体的温度不受限制,除尘效率较低,常作为多级除尘的预除尘使用
|
适于捕集密度和粒径较大的粉尘,处理中等气体量的常温或高温气体
|
惯性除尘器
|
设备结构简单,阻力较小,除尘效率较低,一般用于多级净化系统的一级除尘
|
用于大颗粒(20μm 以上)的干燥非纤维性粉尘
|
旋风除尘器
|
结构简单,压力损失中等,动力消耗不大,不受含尘气体的浓度、温度限制
|
适用于捕集、分离5μm~10μm 以上的粉尘或雾
|
湿式除尘器
|
结构简单、操作及维修方便,投资低、占地面积小,除尘效率高,能同时进行有害气体的净化、烟气冷却和增湿
|
适用于非纤维性的、能受冷且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含尘气体,特别适用于处理高温、高湿同时含有多种有害物的气体,或有爆炸危险的气体
|
袋式除尘器
|
除尘效率高,使用灵活,处理风量范围大,不受含尘气体浓度限制
|
适用于处理煤尘、烟尘、水泥尘、木工尘等各种粉尘,不适宜处理湿度大的含尘气流,以及黏结性强、吸湿性强的粉尘
|
电除尘器
|
除尘效率高,设备阻力小,处理量大,耐高温,能捕集腐蚀性大、黏附性强的气溶胶颗粒,但易受粉尘比电阻等条件影响
|
适用于处理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粉尘比电阻在 1×104~1×1013Ω・cm 的含尘气体。含尘气体含尘浓度高于
50g/m3时,应设置预除尘设施,温度高于 400°C 时,应采取降温措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