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医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标准(GBZ 339—2025)

2025-10-17 22:11| 发布者: 宝尤好| 查看: 83| 评论: 0

摘要: 本标准规定了非医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的主要技术要求,适用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非医疗工作场所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


附 录 H

(资料性)

数据处理

 

H.1 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和数值修约执行 GB/T 8170 和相关检测标准方法的有关规定,有效数字和数值修约要遵守以下原则:

a) 在计算过程中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b) 扩展不确定度一般保留 1 位~2 位有效数字,当扩展不确定度首位小于“3”,可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同时检测结果末位与不确定度末位要对齐。

H.2 判断限与探测下限

H.2.1 对于低活度样品的测量,样品总计数Ns 和本底计数Nb 近似,在置信度为95%时,判断限(LC)和探测下限(LLD)可按照公式(H.1)和公式(H.2)计算:

LC= 2.33Nb / W …………………………………………H.1

式中:

LC——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的判断限;

Nb——本底计数;

W——换算因子,包括探测效率、化学回收率/γ射线发射概率、样品质量、样品体积、测量时间及其他参数。

LLD=2LC= 4.66Nb / W …………………………H.2

式中:

LLD——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的探测下限;

LC——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的判断限;

Nb——本底计数;

W——换算因子,包括探测效率、化学回收率/γ射线发射概率、样品质量、样品体积、测量时间及其他参数。

H.2.2 在给出判断限和探测下限时,需注明测量条件,如测量仪器主要性能、化学回收率、探测效率、测量时间、样品用量、本底和可能存在的干扰等。

H.2.3 当测量值小于判断限时,表示本次测量未探测到样品中存在放射性;当判断限≤测量值<探测下限时,表示本次测量可探测到样品中存在放射性,但其不确定度较大。

H.3 可疑数据的判断与处理

当出现可疑数据时,应分析查找原因,原因不明的可疑数据不应随意剔除。对可疑数据,要采取留存样品再测量、重新采样复测/现场检测、质控样品测量、比对测量、样品外检等质控手段来识别数据的有效性。

H.4 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H.4.1 当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检测中出现临界值、标准有要求或用户有要求报告不确定度时,要报告测量不确定度。

H.4.2  X、γ射线周围剂量当量率、中子射线周围剂量当量率、表面污染等现场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量包括采用 A 类评定方法和 B 类评定方法求出的分量,A 类方法(uA)指通过多次测量,由贝塞尔公式计算得出的方法;B 类方法(uB)是指非 A 类的评定方法,例如仪器的校准因子、角度响应、能量响应等不确定度,一般情况下可只考虑仪器校准因子的不确定度。各不确定度分量采用“方和根”法合成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按公式(H.3)计算: 

 

式中:

u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A——A 类不确定度;

uB——B 类不确定度。

H.4.3 实验室测量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uc 采用“方和根”法,按公式(H.4)计算:



式中:

uc——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AC——样品中核素活度浓度;

uir——相对不确定度分量,一般包括计数率、刻度源、探测效率、化学回收率、发射概率、衰变修正、样品质量、样品体积等。

H.4.4 扩展不确定度计算按公式(H.5)计算:

   U = k×uc ………………………………………………………H.5

式中:

U——检测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k——包含因子,一般取 2

uc——检测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所提供文字图片视频等信息旨在参考交流,如有转载引用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处理

在线客服|关于我们|移动客户端 | 手机版|电子书籍下载|中医启疾光网 ( 鄂ICP备20008850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5© 2001-2025 Discuz! Team. zyqjg.com

版权

返回顶部